期刊文献+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德福一致的两种范式及其当代意义 被引量: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亚里士多德的德福一致,表现为德性论从属于幸福论。他首先以"自然目的论"的方式,确立了幸福之为人生的终极目的,进而以"功能论证"将幸福具体表达为灵魂合德性的活动。孔子的德福一致,落在道德与孔颜之乐的关系上。道德与孔颜之乐的基本关系,就反映在"德"-"得"二者的本质关联之中。亚里士多德在"幸福论"的框架下安顿道德,而孔子则在道德的前提下安顿幸福,两者的差别直接开启了其后两千多年德福问题的两种致思进路。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论进路,是当代人思考和追求全面的幸福生活的基本框架;而孔子对道德价值本身的挺立及其对由此而来的自得和受用的阐明,则将为当代幸福理论之下的道德实践提供重要的动力支持。
作者 何益鑫
出处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7-43,共7页 Morality and Civiliza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二级参考文献17

  • 1杨泽波.从以天论德看儒家道德的宗教作用[J].中国社会科学,2006(3):39-49. 被引量:46
  • 2《圆善论》,《牟宗三先生全集》第22卷,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3年版,第335-338页. 被引量:3
  • 3《牟宗三纵贯纵讲的存有论内涵》(待刊). 被引量:1
  • 4《道德存有与道德幸福》(待刊). 被引量:1
  • 5《始得到圆善问题之圆满而真实的解决--牟宗三<圆善论>自我评价献疑》(待刊). 被引量:1
  • 6库柏.《亚里士多德论运气的善》,载于《理性与情感》,普林斯顿: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92页. 被引量:1
  • 7库柏.《思辨与幸福》,载于《理性与情感》,第227页. 被引量:1
  • 8海那曼.《<尼各马可伦理学)中的幸福与自足》[J].思考,1988,:33-33. 被引量:1
  • 9罗切.《<尼各马可伦理学)中的“功能”与“幸福”;重新考虑理智论者的解释》[J].哲学史杂志,1988,(26):191-191. 被引量:1
  • 10霍华德·J.克鲁兹《(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一卷第七章及第十卷第六章到第八章中的幸福之标准》[J].古典学季刊,1999,(2):421-432. 被引量:1

共引文献506

同被引文献15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