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德福一致: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道德思考

A Moral Reflection on Aristotle’s Happiness Theory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善”是伦理学中一个重要的范畴,亚里士多德对善、至善、德性进行了思辨的论述,并清晰地梳理了善、幸福与德性的关系。首先,亚里士多德将“善”解释为人们追求的目的,同时,他将善区分为“自身善”与“手段善”,并提出“因自身之故”被人们追求的终极目的即至善。其次,亚里士多德将幸福看作最高的善,并就评判幸福的标准提出了看法,幸福是一种客观状态而非主观感受。最后,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至善的实现要依靠合乎于德性的实践活动,他将德性看作是人们实现幸福的一种工具,即如何“做得好”以实现“活得好”。综合来看,亚里士多德的“善”思想对于当下社会中人们树立幸福观方面、行为活动的实践方面深有启迪,对德福一致的实现具有深远意义。
作者 冷汶倩 LENG Wenqian
出处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0年第10期35-38,共4页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22

  • 1[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伦理学体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362. 被引量:61
  •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被引量:3
  • 3[美]麦金泰尔.伦理学简史[M].龚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被引量:5
  • 4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8卷)[M].苗力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被引量:1
  • 5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M].王旭凤,陈晓旭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被引量:1
  • 6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M].颜一,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被引量:2
  • 7亚里士多德.尼可马科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被引量:3
  • 8[美]麦金太尔著 龚群 戴扬毅译.德性之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p,31. 被引量:123
  • 9苗力田.古希腊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被引量:12
  • 10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被引量:88

共引文献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