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下壁导联R波切迹与儿童房间隔缺损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197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患儿(缺损组)的手术前后常规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缺损程度不同随机分为三组,小型组(缺损小于5mm)68例,中型组(缺损5—10mm)76例,大型组(缺损大于10mm)53例;同期观察183例体检无心脏疾病的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①缺损组129例患儿心电图下壁导联出现R波切迹,单个导联38例,两个导联42例,三个导联49例;对照组心电图下壁导联出现R波切迹者29例,单个导联16例,两个导联9例,三个导联4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小型组37例患儿心电图下壁导联出现R波切迹,单个导联者28例,两个导联者7例,三个导联者2例。中型组52例患儿出现R波切迹,单个导联者7例,两个导联者29例,三个导联者16例。大型组40例患儿出现R波切迹,单个导联者3例,两个导联者6例,三个导联者31例。三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缺损组三组切迹总例数相比,小型组与中型组及中型组与大型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型组与大型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缺损患儿手术后15、30d下壁导联R波切迹消失三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房间隔缺损患儿缺损程度越大,导致右冠供血对应下壁导联心电图R波切迹数目越多,同时随着术后恢复时间延长R波切迹消失;表明R波切迹为ASD患儿独立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为临床早期发现并判断缺损程度提供了一种简单无创方法。
出处
《医药论坛杂志》
2014年第4期138-139,共2页
Journal of Medical 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