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捍卫墨子:论侯外庐对郭沫若墨子明鬼主张之驳议 被引量:8

In Defense of Mohism:Hou Wailu's Refutation of Guo Moruo's Argument against the Ghosts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郭沫若与侯外庐这两位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学术争论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二者借用马克思术语来阐释墨学和对墨子明鬼的争论,尤其是对墨子的明鬼主张有相左的观点。从侯外庐的书信、著作、自传与学术交游入手,探索其墨学诠释背后的"隐藏叙事",解读其与郭沫若在明鬼问题上的分歧与侯外庐的理论的底层结构,阐明同样身为马克思主义学者为何却发展出不同的墨学诠释,并尝试分析侯外庐论证的多重思路,彰显侯外庐学说的立场、结构、与方法。 In this paper, I want to offer an insight terminology, two diametrically opposed opinions -- into how under the same umbrella of Marxist that of Guo Moruo and that of Hou Wailu, both Marxist scholars -- could coexist. I construct Hou Wailu's discussion of the Mohist ghosts in his various works from the vantage point of his refutation of Guo Moruo's views on the same topic, making use of their scholarly works, letters, autobiographies and other primary sources. This "inside narrative" is based on what is beneath the surface of the actual text: both personal connections and academic lineages, Chinese and Western, are linked to the actual content. So far, the mutually opposing interaction between Guo Moruo and Hou Wailu appears to have gone unnoticed by other scholars, and the manner and method of Hou Wailu's argumentation has not yet been examined from this point of view.
作者 安妮
机构地区 比利时鲁汶大学
出处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7-156,共10页 Academic Monthly
关键词 郭沫若 侯外庐 墨子 明鬼 马克思主义 Guo Moruo, Hou Wailu, Marxism, Mozi, the "Percipient Ghosts" chapter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5

  • 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vI,《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8页. 被引量:1
  • 2《青铜时代》,《郭沫若全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一卷.第570页. 被引量:1
  • 3《(十批判书)与(先秦诸子系年)互校记》. 被引量:1
  • 4郭沫若:《读梁任公(墨子新社会之组织法)》(1923),载黄淳浩校《文艺论集汇校本》,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被引量:1
  • 5王国维:《墨子之学说》(1906),《王国维文集》第3卷,第166页. 被引量:1
  • 6《我是怎么样研究中国思想史的》,《历史研究》1982年第4期. 被引量:1
  • 7侯外庐从《资本论》及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得到了理论上的启发.《韧的追求》,第264页. 被引量:1
  • 8侯且岸.韧的追求·艰的探索——对侯外庐翻译《资本论》的若干思考[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63(4):20-25. 被引量:3
  • 9郭沫若.《鲁迅与王国维》.载《沫若文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535页. 被引量:2
  • 10《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78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19

  • 1乐祥让.郭沫若的一首佚诗[J].社会科学战线,1985(2):116-116. 被引量:1
  • 2黄修己.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建构、解构和重构[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6):48-56. 被引量:9
  • 3裴爱民.对《反思郭沫若》的反思[J].中国图书评论,1999,22(7):32-33. 被引量:2
  • 4刘少奇.《答宋亮同志》,载《刘少奇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第273-274页. 被引量:1
  • 5李大钊.《椿园载记》,载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李大钊研究会编:《李大钊史事综录》,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85页. 被引量:1
  • 6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编:《纪念侯外庐文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04页. 被引量:1
  • 7侯外庐.《社会史导论--生产方式研究与商榷》,载《侯外庐史学论文选集》(上),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2页. 被引量:1
  • 8白寿彝.《外庐同志的学术成就》,载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编:《纪念侯外庐文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1-22页. 被引量:1
  • 9参阅侯外庐.《韧的追求》[M].三联书店,1985年.. 被引量:1
  • 10参阅《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 被引量:1

共引文献28

引证文献8

二级引证文献1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