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沈杂系列高粱杂交种选育及应用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国内首次采用"恢×半恢"杂交模式,育成农艺性状优良、配合力高、恢复性好、抗性强等特点的优良高粱恢复系,采取严格的优质亲本组配和加大田间与室内优质选择强度等技术,选育出了沈杂系列优质、多用途高粱杂交种。成果应用采取试验示范相结合、良种良法相配套、科技推广与产业化运作相衔接等技术。
作者
徐忠成
李金凤
机构地区
辽宁省沈阳市农业科学院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6期53-54,共2页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沈杂
高粱
选育
分类号
S514.03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吕富堂,韩爱清,杜秀兰,张福耀,李团银.
建国以来中国高粱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J]
.山西农业科学,2002,30(3):20-24.
被引量:26
2
柏德华,赵秀华,刘家裕,甄广田.
高粱恢复系选育工作的几点体会[J]
.杂粮作物,2005,25(3):149-150.
被引量:1
3
卢宏玉,尤淑丽,卢庆善,宋仁本,赵任飞.
高粱杂交种选育与种质创新[J]
.杂粮作物,2003,23(1):21-23.
被引量:2
4
李学杰,张桂阁,侯廷荣,吴明泉,黄进勇,李娜,李建新.
聊玉系列玉米杂交种选育与推广[J]
.农业科技通讯,2013(2):18-21.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5
1
石玉学,曹嘉颖.
中国高粱起源初探[J]
.辽宁农业科学,1995(4):42-46.
被引量:13
2
卢庆善.高粱群体改良法[J].国外农学:杂粮作物,1983,(1):1-5.
被引量:1
3
王富德 卢庆善.我国主要高粱杂交种的系谱分析[J].作物学报,1985,11(1):9-14.
被引量:3
4
张文毅.高粱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与进展[A]..作物育种研究与进展[C].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4..
被引量:1
5
卢庆善.
我国高粱杂种优势利用回顾与展望[J]
.辽宁农业科学,1992(3):40-44.
被引量:23
共引文献
28
1
高杰,李青风,李晓荣,封广才,彭秋.
贵州不同年代糯高粱品种(系)干物质生产及光能利用特性差异分析[J]
.作物杂志,2020(1):41-46.
被引量:2
2
朱振兴,张丽霞,李金红,白春明,陆晓春.
高粱生物育种进展与展望[J]
.中国基础科学,2022(4):42-52.
被引量:5
3
刘晓辉,杨明,宋桂芹,高士杰.
21世纪特用谷子育种思考[J]
.吉林农业科学,2004,29(6):9-10.
被引量:12
4
杜兰花,梁涛.
山西省晋中区域高粱蚜虫种群演变消长原因探析[J]
.山西农业科学,2009,37(2):64-66.
被引量:5
5
朱建忠,宋其龙,任健,魏新琦,徐超,张启宾,梁明清.
四川高粱良种繁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5):120-123.
被引量:7
6
付飞,卢峰,吕香玲,郭玉华,苏展.
玉米SSR引物在高粱中通用性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2011,39(3):50-52.
被引量:4
7
李林懋,叶保华,门兴元,于毅,张安盛,李丽莉,张思聪,周仙红.
龟纹瓢虫成虫对高粱蚜的捕食作用[J]
.山东农业科学,2012,44(5):89-91.
被引量:4
8
郭士伟.
江苏高粱发展前景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21):82-85.
被引量:7
9
杨慧勇,程庆军,张福耀.
高粱亲本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相关性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16,32(15):112-116.
被引量:4
10
刘秀菊,李学杰,吴明泉,李娜,邱牧,侯廷荣,张桂阁.
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聊玉23号的特征特性及推广应用[J]
.农业科技通讯,2016(8):194-196.
被引量:2
1
高明超,陈冰嬬,李继洪,高士杰.
高粱恢复系吉R5062的选育与应用[J]
.现代农业科技,2015(13):57-57.
被引量:1
2
牛天堂,侯荷亭.
高粱恢复系晋粱5号的选育及其系谱分析[J]
.山西农业科学,1990,18(4):1-4.
被引量:4
3
赵秀华,刘家裕,柏德华,王文斗.
高粱恢复系“4003”及其衍生系的选育与利用研究[J]
.辽宁农业科学,1995(1):37-41.
被引量:1
4
金大穗、大籽粒、高产——中单808[J]
.云南农业,2008(9):44-44.
5
林凤,石太渊,赵淑华,王小光,苗则彦.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高粱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J]
.生物技术,2004,14(1):13-14.
被引量:3
6
杨彬,张一中,张桂香,张一弓.
不同高粱恢复系种子萌芽期的耐盐性[J]
.山西农业科学,2013,41(10):1050-1053.
被引量:4
7
林凤,王学英,石太渊,周邵东.
利用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技术选育高粱恢复系“011”的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6,14(2):37-39.
被引量:1
8
胡广群,王文华,孙克威.
高粱亲本系主要性状配合力的研究[J]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4(1):1-4.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