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饲料博览》
2000年第10期34-35,共2页
Feed Review
同被引文献25
-
1刘荫武,张以芳,赵本杨.乳品中乳杆菌的分离与鉴定[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1993,8(1):42-48. 被引量:2
-
2张国龙,李德发,管武太,杨文军.益微制剂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氮平衡、粪中大肠杆菌数及血清SOD酶活性的影响[J].饲料研究,1994,17(9):2-6. 被引量:36
-
3胡永浩,项光华,伏小平.应用肠道微环境重组技术提高家禽抗病力的研究──雏鸡口服乳杆菌XF-9301制剂的安全性和效力试验[J].中国兽医科技,1995,25(8):7-8. 被引量:1
-
4刘继业 孙小鸥编.饲料工业安全手册(中册)[M].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被引量:1
-
5赵艳兵,刘永杰,崔玢陶,何梦辉.饲喂乳杆菌对雏鸡生长性能的影响[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9,21(1):72-73. 被引量:4
-
6金岭梅,顾惠明,朱荣,周杰,李光良,胡菊华,张维连,张群欢.微生态制剂在仔猪生产中的应用[J].中国饲料,1999(3):15-15. 被引量:36
-
7邢军,常秀程,许俊才,周光宏.益生素添加剂饲喂雏鸡效果的研究[J].中国饲料,1999(5):11-12. 被引量:11
-
8侯先志,王海荣,白桦,骆丽芝.复合菌发酵剂的研制[J].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1999,20(3):1-6. 被引量:3
-
9胥清富,储文兵,王金洛.复合活菌剂对肉用仔鸡生产性能、消化和盲肠菌群的影响[J].中国畜牧杂志,1999,35(5):12-13. 被引量:14
-
10张响英,唐现文.微生态制剂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J].饲料博览,2000,12(11):31-32. 被引量:13
二级引证文献13
-
1王志祥,齐胜利,乔家运,刘岭,丁景华.乳酸杆菌、抗生素及其合用对断奶仔猪生长和消化的影响[J].畜牧与兽医,2006,38(4):21-23. 被引量:11
-
2王美秀,张爱荣,郝永清.奶牛微生态制剂中几种益生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6,27(5):1-5. 被引量:6
-
3陈桂银.益生菌在兔营养中的应用(下)[J].中国养兔,2007(4):32-33. 被引量:3
-
4郭金玲,李炜,郑秋红,刘海奎,王国强,尹清强.微生物菌群之间配比协调关系的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07,36(9):106-109. 被引量:2
-
5刘宇,朱战波,赵星成,袭莹,王洪伟,崔玉东,杨焕民.健康仔猪肠道乳杆菌黑龙江地方株的鉴定与种属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8,20(3):210-212. 被引量:6
-
6李军.动物微生态制剂在养猪生产中的最新应用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科学,2009,37(3):274-275. 被引量:11
-
7姚宝强,徐梅,葛金山,孙小恒,丁伟伟,朱元召.芽孢杆菌和复合乳酸杆菌制剂在蛋鸡日粮中的应用[J].饲料与畜牧(新饲料),2010(4):22-25. 被引量:2
-
8潘艳,何胜江,杨学东.乳酸杆菌对仔猪肠道菌群的影响[J].粮食与饲料工业,2011(4):55-57. 被引量:1
-
9芦珂.乳酸杆菌的分离、鉴定及体外拮抗试验[J].四川畜牧兽医,2011,38(11):24-26.
-
10郑学斌,戴永平,王池丽,刘娴,程茂基.微生态制剂在仔猪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养猪,2012(5):39-40.
-
1邬立刚.饲用微生态制剂研究进展[J].饲料与畜牧(新饲料),2013(7):48-50. 被引量:7
-
2周小玲.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及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09(10):187-188. 被引量:12
-
3邬立刚.饲用微生态制剂概述[J].中国猪业,2013,8(7):54-56. 被引量:1
-
4潘穗华.饲用微生态制剂在断奶仔猪日粮中的应用效果[J].广东饲料,1999,8(5):18-18. 被引量:2
-
5姜文侠,史连生,李韬,程伟,郑铁曾.饲用微生态制剂——益生素[J].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2000,17(2):57-59. 被引量:53
-
6岳道友,李亚明,赵杰.微生态制剂与其他绿色饲料添加剂在家禽生产中的联合应用[J].中国家禽,2016,38(24):60-62. 被引量:6
-
7郭松林,谌南辉.饲用微生态制剂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J].广东饲料,2000,9(1):34-35. 被引量:2
-
8齐遵利,张秀文,王丽敏,崔校武.饲用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J].河北渔业,2002(4):10-11. 被引量:3
-
9曹利军,赵国发,赵贵.饲用微生态制剂研究及生产现状[J].黑龙江畜牧科技,1993(2):52-53.
-
10蔡洪斌,李慧芬,高先军,邵长彬,郭强.饲用微生态制剂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25):10351-10352.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