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工具理性到交往理性:音乐教师教育范式的转向
被引量:
9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音乐教师教育的发展需要遵循特定的范式,20世纪以来的音乐教师教育范式主要以工具理性为主。随着工具理性到交往理性的转向,音乐教师教育范式呈现的是从知识授受到知识交往的知识观转向,从技术型到反思实践型的教育观转向,从实证研究到文化研究的方法论转向,从文化边缘转向文化认同的本土音乐教育转向。
作者
朱玉江
机构地区
福建师范大学
江苏盐城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出处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6-90,共5页
Chinese Music
关键词
工具理性
交往理性
范式
音乐教师教育
分类号
J60-02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751
同被引文献
46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6
参考文献
12
1
何菊玲.教师教育范式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被引量:14
2
石中英著..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77.
3
李召存著..课程知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48.
4
马达著..20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353.
5
姜勇,洪秀敏,庞丽娟著..教师自主发展及其内在机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04.
6
美玲.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91.
被引量:1
7
张建伟.
反思——改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新思路[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4):56-62.
被引量:222
8
郑葳,李芒.
学习共同体及其生成[J]
.全球教育展望,2007,36(4):57-62.
被引量:80
9
孙振东著..教育研究方法论探索[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316.
10
陆扬主编..文化研究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328.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美]罗洛·梅 冯川 陈刚译.人寻找自己[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
被引量:1
2
[英]安东尼·吉登斯 赵旭东 方文译.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北京:三联书店,1998..
被引量:21
3
[加]查尔斯·泰勒 程炼译.现代性之隐忧[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被引量:5
4
Richards Jenkins, Social Identity, Routledge, 1996.
被引量:1
5
Joseph E Davis ( edited), Identity and Social Change , Transaction Publishers, New Brunswick, 2000.
被引量:1
6
Joseph E Davis(edited), Identity and Social Change, Transaction Publishers, New Jersey, 2000.
被引量:1
7
Sheldon Stryker, Timothy J Owens, and Robert W White, Self, Identity, and Social Movements, Univer 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00.
被引量:1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被引量:1240
9
戴维·W·约翰逊、罗杰·T·约翰逊著.唐宗清等译.领导合作型学校.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37.52.193.
被引量:2
10
Sergiovanni, T.J. (1994). Building community in schools. San Franeisco: Jossey - Bass, p. xi.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751
1
曹霞,任改妮.
“上好一门课”理念的表达与实践——一项基于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质性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2024(5):37-48.
2
李芳.
西藏高中理科教师学习共同体生态模式构建研究[J]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4(2):146-152.
3
许多恬.
集体记忆构建共同体认同视角下的大学故事育人路径研究[J]
.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22,12(6):67-73.
被引量:1
4
谷冰莹,李朝辉.
浅析流动儿童乡村文化认同危机[J]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2020,35(3):73-76.
被引量:1
5
杨宁.
EUGS教育家成长共同体实践平台建设研究[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23,39(6):10-17.
6
崔权宇.
当代中俄年轻人的心理对比[J]
.广东经济,2017,0(8X):153-153.
7
姜蕊.
跨文化传播视野下编辑的文化选择[J]
.青年记者,2008(29):5-6.
被引量:4
8
吐尔地布.
伊犁州少数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师校本培训的现状及其对策[J]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9,18(1):82-85.
被引量:1
9
陈芳.
比较教育研究:自我与他者之间的认同向度[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9,21(2):17-19.
被引量:1
10
欧咏华.
构建一种反思的文化——关于反思性教学研究与实践的建议[J]
.时代文学,2008(20):115-115.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46
1
马达.
聚焦基础教育,深化高师音乐教改——“21世纪面向基础教育的高师音乐课程改革研讨会”综述[J]
.人民音乐(评论),2002(5):24-25.
被引量:3
2
马达.
反思性教学与音乐教师教育[J]
.人民音乐(评论),2005(1):55-57.
被引量:14
3
郭华.
评教学"回归生活世界"[J]
.教育学报,2005,1(1):17-26.
被引量:83
4
李长吉,秦平.
教学应该回归怎样的生活世界[J]
.中国教育学刊,2005(10):39-41.
被引量:60
5
蔡宝来,王立国.
教学回归生活的意义与价值[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6):102-105.
被引量:27
6
潘斌.
论教育回归生活世界[J]
.高等教育研究,2006,27(5):7-12.
被引量:92
7
杨迎.
教育叙事:音乐教师发展的新起点[J]
.中国教育学刊,2007(6):74-76.
被引量:3
8
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被引量:536
9
马达.
行动研究与音乐教师专业发展[J]
.人民音乐,2007(11):66-68.
被引量:5
10
徐敦广.
我国音乐教师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184-187.
被引量:17
引证文献
9
1
杨莉.
高校音乐传统教学创新及发展方向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32(11):153-155.
被引量:8
2
殷瑛.
音乐教师教育改革的建构与再构[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8(6):85-87.
3
张译心.
论高校音乐传统教学的创新发展[J]
.北方音乐,2017,37(12):229-230.
被引量:4
4
蒋玲玲.
音乐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述评[J]
.当代音乐,2016(13):1-4.
被引量:3
5
王孟君.
科尔曼批评的观念于中国音乐教育哲学的借鉴价值思考[J]
.北方音乐,2018,38(24):252-253.
6
杨丹.
音乐教师教育U-S共同体的构建价值与协作方式[J]
.艺术评鉴,2019,0(10):79-80.
被引量:1
7
严积艳.
教育回归生活的现实意义与实践路径[J]
.生活教育,2022(10):34-37.
8
杜亚伦.
生命哲学理论视野中的音乐教育[J]
.中国音乐教育,2024(2):82-88.
9
韦德秀.
具身认知视野下的中国传统音乐教师教育观[J]
.明日风尚,2017(12):86-87.
二级引证文献
16
1
孟娟.
探究多媒体音乐系统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
.黄河之声,2015(1):28-28.
被引量:1
2
黄芳.
试论高校音乐教学的审美取向价值[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34(6):167-170.
被引量:10
3
王桂平.
浅谈高校音乐传统教学创新及发展方向[J]
.俪人(教师),2016,0(11):83-83.
4
张静如.
“生活即教育”对高校音乐教学的启示[J]
.当代音乐,2016(23):79-80.
被引量:2
5
李文红.
高校音乐教育艺术性特征分析——以素质教育为背景[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35(1):171-173.
被引量:15
6
张敏.
试论高校音乐教学的审美取向价值[J]
.黄河之声,2017(20):14-15.
被引量:5
7
游金.
重庆市南岸区中小学音乐教师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
.重庆与世界,2018,0(22):56-58.
被引量:3
8
尹航.
建构弹唱跳相结合的音乐课堂[J]
.北方音乐,2017,37(5):153-154.
9
夏辉.
高校音乐教育现存问题及对策思考[J]
.神州,2018,0(12):147-147.
被引量:1
10
刘睿.
对提升中学音乐教师基本功的思考和建议[J]
.北方音乐,2018,38(14):187-187.
1
张玉新,田崴.
关于思维设计与艺术设计教育范式的研究[J]
.装饰,2007(10):94-95.
被引量:9
2
黄德俊.
基于哈贝马斯交往理性的流行音乐传播范式[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0(3):102-105.
3
郭楚开.
论绘画造型的两种方式[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7(1):91-92.
4
任杏媛.
艺术与交往理性——由哈贝马斯交往理论浅谈艺术[J]
.作家,2009(10):242-243.
5
李惠敏.
论“六艺”美术教育思想[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5(1):41-43.
6
张立军.
艺术批评的公共性问题与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研究[J]
.学理论,2010(30):156-159.
被引量:2
7
裴萱,刘乐.
消费语境中家庭伦理剧的女性主义建构及策略[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12(2):41-46.
8
高华曼.
论如何实现钢琴演奏中音乐表现力的提高[J]
.北方音乐,2015,35(2):91-92.
被引量:1
9
胡谱忠.
田壮壮的蒙藏影像[J]
.中国民族,2012(2):94-99.
被引量:2
10
徐爽爽.
“知识观”与“技能性”观念对高师钢琴教育的影响[J]
.音乐探索,2012(2):112-115.
被引量:3
中国音乐
2013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