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谈大学生批判和自我批判精神的培养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培养学生的批判与自我批判精神,一要创造和谐的批判氛围,使学生乐于批判;二要用辩证唯物主义作指导,使学生善于批判;三要言传身教地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灵活批判;四要使批判渗入到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成为学生的一种思维习惯。
作者
蒋笃运
蒋桂芳
机构地区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7-108,共2页
Education Exploration
基金
2013年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规划项目(2013-MZD-001)
2013年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规划项目(2013-GH-315)
关键词
大学生
批判和自我批判精神
培养
分类号
G410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3059
同被引文献
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1
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被引量:10
2
麦克斯·霍克海默.批判理论[M].李小兵.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273-274.
被引量:9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被引量:1140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13.
被引量:258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82.
被引量:33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被引量:1389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被引量:686
8
丹皮尔.科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
被引量:29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4.
被引量:5
10
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K].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295.
被引量:11
共引文献
3059
1
尧新瑜.
社会转型期道德教育面临的理论整合[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4(8):52-55.
被引量:4
2
王玮.
论马克思人道主义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
.淮阴工学院学报,2003,12(6):22-24.
被引量:1
3
贺来.
马克思的哲学变革与价值虚无主义课题[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6(6):12-19.
被引量:20
4
林坚.
真善美圣的探究与自然辩证法研究[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20(11):90-93.
被引量:10
5
仇小敏,龚秀勇.
恩格斯国家理论中的政治文明思想[J]
.贵州社会科学,2005(2):79-82.
6
钱兆华,左勇.
解读“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22(2):5-7.
被引量:4
7
郑盛锦.
词语搭配超常的制约因素考察[J]
.柳州师专学报,2005,20(2):64-67.
被引量:1
8
刘彦生,吕剑.
简论直觉顿悟的思维特征和形成基础[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3):236-240.
被引量:2
9
尹忠海,徐家玲.
文明转型与社会转型梳论[J]
.贵州社会科学,2005(5):100-103.
被引量:1
10
俞吾金.
马克思的社会主体论探要[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7(5):2-6.
被引量:16
同被引文献
1
1
丁月玲.
从回族的节食习俗谈养生长寿[J]
.中国穆斯林,2001(6):27-29.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王丽新,梁金香,赵伟明.
回族药膳与饮食养生教学设计探索[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6(3):19-20.
1
张建杰.
激情:教师职业的生命[J]
.当代教育科学,2003(11):62-62.
被引量:2
2
栾兆云.
大学教师自我批判精神的弱化与重塑:文化的视角[J]
.教育发展研究,2008,28(17):45-49.
被引量:3
3
丁静舞.
浅谈中学生独立人格的塑造[J]
.素质教育大参考,2007(12A):29-30.
4
鞠成兵,阮庚梅.
班集体建设中“独立人格”的培养[J]
.班主任,2003(1):10-12.
5
谢东.
与学生签订“师生自律承诺书”——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独立人格的有效尝试[J]
.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10):6-6.
6
刘晓东.
政治改造背景下陈鹤琴的生活和思想[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80-88.
被引量:5
7
于述胜,王全文.
论宋代理学教育哲学的本质主义特征[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5(2):99-103.
教育探索
2014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