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发挥环保标准在生态保护红线中的支撑作用
被引量: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需要环保标准的支撑。主要是依法对生态环境保护中需要统一进行技术性规定的事项,制定其规范性文件;标准是环境法律法规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方法和技术工具。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强化环保标准对生态红线的支撑作用,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综合考虑当前解决各类突出问题的紧迫性和可行性,分层、有序地推进环保标准工作。
作者
熊跃辉
机构地区
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
<环境保护>专家委员会
出处
《环境保护》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25,共4页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关键词
生态保护
划定红线
标准支撑
分类号
X32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113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64
参考文献
3
1
周生贤.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J]
.环境保护,2013,41(19):10-12.
被引量:9
2
周生贤.
提高生态文明水平[J]
.求是,2011(7):45-47.
被引量:9
3
熊跃辉.
改善大气质量的科技作为[J]
.环境保护,2013,41(20):38-40.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17
1
葛蕾,陶小马.
我国生态环境治理投融资体制改革与创新研究[J]
.科技资讯,2012,10(2):145-146.
被引量:1
2
刘希刚.
生态经济学视角下中国经济生态化转型路径探析[J]
.商业时代,2012(25):86-87.
被引量:3
3
彭路.
产业结构调整与绿色金融发展[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6):107-111.
被引量:20
4
王新程.
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战略思考[J]
.环境保护,2014,42(6):37-41.
被引量:14
5
王新程.
推进生态文明制度的战略思考[J]
.绿叶,2014(4):63-72.
6
朱坦,王天天,田丽丽.
充分发挥规划环评作用 助推生态文明建设[J]
.环境保护,2014,42(9):14-17.
被引量:2
7
姚翼源,许水贵.
生态幸福理论下“三生”空间的优化[J]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5(1):91-95.
8
朱坦,高帅.
新常态下推进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几点探讨[J]
.环境保护,2015,43(1):21-23.
被引量:11
9
许岳香.
关于苏州高新区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析[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40(1):166-167.
被引量:2
10
姚翼源,许水贵.
生态幸福理论下三生空间的优化[J]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5(1):57-61.
同被引文献
113
1
余灏哲,李丽娟,李九一.
基于量-质-域-流的京津冀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J]
.资源科学,2020,0(2):358-371.
被引量:63
2
魏芳芳,周芬,王亚楠.
宁波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及对策[J]
.人民黄河,2022,44(S02):97-99.
被引量:3
3
付强,尹佳文,杨红新,王万同,安传艳.
种养平衡理念下中国区域农田畜禽承载风险情景分析[J]
.经济地理,2020,40(1):164-172.
被引量:13
4
陈奇星,罗峰.
略论西方国家的行政监督机制[J]
.政治与法律,2000(3):13-18.
被引量:11
5
邢华.
我国区域合作治理困境与纵向嵌入式治理机制选择[J]
.政治学研究,2014(5):37-50.
被引量:135
6
王申.
理念、法的理念——论司法理念的普遍性[J]
.法学评论,2005,23(4):10-16.
被引量:26
7
张军.
中国经济发展:为增长而竞争[J]
.世界经济文汇,2005(4):101-105.
被引量:251
8
曹学章,沈渭寿,唐晓燕.
建立我国生态环境标准体系的初步构想[J]
.农村生态环境,2005,21(4):77-80.
被引量:19
9
平措.
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现状及综合防治对策[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31(1):18-21.
被引量:71
10
周飞舟.
分税制十年:制度及其影响[J]
.中国社会科学,2006(6):100-115.
被引量:785
引证文献
11
1
李英杰,裴钰,张蓓,张振文.
中国环境保护标准发展方向探讨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4,39(7):186-187.
被引量:1
2
秦天宝,张庆川.
以法律坚守“美丽中国”底线——论环境法视域下生态保护红线如何落地[J]
.环境保护,2014,42(19):40-43.
被引量:8
3
于骥,何彤慧.
对生态红线的研究——宁夏生态红线划定的问题和思考[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5,40(1):173-176.
被引量:17
4
熊跃辉,谷雪景.
环保标准对环保产业的影响分析[J]
.中国环境管理,2015,7(3):1-4.
被引量:2
5
姚佳,王敏,黄宇驰,白杨,黄沈发.
我国生态保护红线三维制度体系——以宁德市为例[J]
.生态学报,2015,35(20):6848-6856.
被引量:23
6
李慧玲,王飞午.
我国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立法研究[J]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5,30(6):184-192.
被引量:11
7
李洁,曹红英,梁涛,王凌青,王静.
基于城市生态系统研究范式构建生态功能红线理论方法及其应用[J]
.生态学杂志,2016,35(4):1097-1107.
被引量:3
8
曾文革,赵梦辉.
生态保护红线政府绩效评估制度构建探究[J]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2016,29(1):49-53.
被引量:3
9
韩冬梅,汪刚,田晓喻.
基于短板理论的中国畜禽养殖资源承载风险评估[J]
.资源科学,2022,44(10):2074-2088.
被引量:3
10
何淑仪.
府际关系视角下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研究[J]
.未来城市设计与运营,2023(10):51-5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64
1
方勇,黄建洲罗成.
浅谈地方生态保护红线的评估问题——以湖北黄冈市为例[J]
.中国土地,2020(2):37-39.
被引量:4
2
侍昊,李旭文,牛志春,王甜甜,刘绿怡.
浅谈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系统管理研究概念框架[J]
.环境监控与预警,2015,7(6):6-9.
被引量:16
3
李洁,曹红英,梁涛,王凌青,王静.
基于城市生态系统研究范式构建生态功能红线理论方法及其应用[J]
.生态学杂志,2016,35(4):1097-1107.
被引量:3
4
许正亮,韩郸.
贵州省林业生态红线及其保护制度探讨[J]
.林业建设,2016(3):1-6.
被引量:2
5
何彦龙,黄华梅,陈洁,刘志国,徐韧.
我国生态红线体系建设过程综述[J]
.生态经济,2016,32(9):135-139.
被引量:10
6
田志强,贾克敬,张辉,吕晓.
我国划定生态红线的政策演进分析[J]
.生态经济,2016,32(9):140-144.
被引量:11
7
黄清子,王振振,王立剑.
中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的比较分析——基于GRA-VAR模型的实证研究[J]
.资源科学,2016,38(10):1988-2000.
被引量:9
8
莫张勤.
生态红线法律制度的障碍及对策研究[J]
.生态经济,2016,32(12):19-22.
被引量:15
9
孙华.
环保产品技术标准发展动态[J]
.装备机械,2017(2):73-78.
被引量:2
10
黄华梅,谢健,陈绵润,贾后磊,郑淑娴.
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的海洋生态红线制度体系构建[J]
.生态经济,2017,33(9):174-179.
被引量:11
1
吕红.
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建设生态省[J]
.福建环境,2002,19(4):1-1.
2
“十三五”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J]
.华东纸业,2015,46(3):25-25.
3
周生贤.
落实科学发展观 探索环保新道路(下)[J]
.世界环境,2009(1):50-51.
被引量:4
4
白璐,王集民.
从企业战略层面谈神东矿区生态环境治理[J]
.资治文摘(管理版),2009(3):59-60.
5
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宝安区环保局2005年工作纪实[J]
.开放导报,2006(1):120-121.
6
何庆源.
节能减排打开双赢新局面[J]
.世界电信,2008,21(4):68-69.
被引量:1
7
沙祖康.
对于生态风险要一抓到底[J]
.市场观察,2014,0(Z1):13-14.
8
杨志刚,田小兵.
东莞安监人努力将安全生产事业推向新台阶[J]
.广东安全生产,2009(11):28-29.
9
熊跃辉,谷雪景.
环保标准对环保产业的影响分析[J]
.中国环境管理,2015,7(3):1-4.
被引量:2
10
水业要闻[J]
.给水排水,2009,35(12).
环境保护
2014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