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区域一体化中的东亚价值观重塑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推进东亚区域一体化需要重塑新的东亚价值观,以强化东亚对自身在国际社会中的群属、角色认同。目前东亚价值观还是一个正在成长中的概念,还处在不断被重构之中,需要不断赋予其新的科学内涵。培育新的东亚价值观应以东亚传统文化精髓为其精神资源,并充分吸纳域外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现代性因素,不断丰富和优化自己的文化内涵,使其更加适应当今及未来世界的新变化,从而推动东亚区域一体化健康发展。
作者
李少斐
机构地区
天津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出处
《理论界》
2013年第10期168-170,共3页
Theory Horizon
关键词
东亚
价值观
区域一体化
重塑
分类号
D7 [政治法律—政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4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804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12
1
[英]赫德利-布尔著.无政府社会-国际政治秩序研究[M].张小明,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43.
被引量:1
2
卢光盛.
亚欧会议:机制和绩效[J]
.国际论坛,2005,7(2):1-6.
被引量:10
3
孙英春.
东亚传统的当代呈现与东亚价值观重构[J]
.教学与研究,2007(2):72-77.
被引量:1
4
[美]格尔兹 纳El碧力戈等译.文化的解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被引量:21
5
[美]埃德温·赖肖尔著.日本人[M].孟德胜,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233.
被引量:1
6
艮颂之.所谓海外新说对孔子现代神话形成的影响-孔子神话研究之三”[J].中国文化研究,2002(2).
被引量:1
7
周玉渊.
东亚意识与东亚秩序[J]
.东南亚研究,2007(5):27-31.
被引量:5
8
张立文著..和合与东亚意识 21世纪东亚和合哲学的价值共享[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64.
9
[英]亚历山大·温特著.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秦亚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339.
被引量:1
10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74.
被引量:748
二级参考文献
34
1
东亚儒学与东亚意识[J]
.中国文化研究,1998(1):131-137.
被引量:1
2
曹云华.
日本的大战略:地区主义还是双边主义?[J]
.日本学刊,1996(1):16-29.
被引量:7
3
乐黛云.
跨文化、跨学科文学研究的当前意义[J]
.社会科学,2004(8):99-106.
被引量:20
4
孙兰英.
全球化与当代政治文化社会化[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113-118.
被引量:2
5
陈廷湘.
从近二十年儒学讨论看东亚区域意识的强化[J]
.社会科学研究,2001(1):123-127.
被引量:3
6
卢光盛.
亚欧会议:机制和绩效[J]
.国际论坛,2005,7(2):1-6.
被引量:10
7
李光来,张东明.
21世纪东亚价值观——从比较思想的角度[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3(4):6-11.
被引量:2
8
曹云华.
论东亚一体化的动力与源泉[J]
.当代亚太,2005(8):13-18.
被引量:9
9
张兴国.
东亚价值观何以可能[J]
.社会科学辑刊,2005(6):21-26.
被引量:2
10
彭耀光.
现代化进程中的“东亚价值观”——“东亚价值观”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
.哲学动态,2005(12):54-56.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804
1
钱富新,刘志国,吴玲.
制度变迁过程中的文化因素分析[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4,8(4):92-95.
被引量:3
2
梁孝.
社会科学本土化中的视角转移[J]
.天府新论,2005(2):16-19.
被引量:2
3
汪习根,涂少彬.
发展权的后现代法学解读[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11(6):53-64.
被引量:31
4
常健.
现代性、经济法理念与经济法治——科学发展观语境下的解析与重塑[J]
.现代法学,2005,27(6):18-24.
被引量:5
5
冯学军.
中国—东盟教育合作的会议机制[J]
.东南亚纵横,2006(5):56-59.
被引量:2
6
魏治勋.
论法学“现代化范式”危机批判的反讽向度[J]
.河北法学,2006,24(11):165-172.
被引量:2
7
白冬,陈西茜(校对),邓双霜(校对),潘丽清(校对).
在欲望与理性之间:沉默的理由与自由[J]
.广西社会科学,2006(11):85-88.
8
马长山.
现代性重建进程中的法治变革趋向[J]
.政法论坛,2007,25(2):24-30.
被引量:6
9
聂家昕.
析后现代思潮的“祛魅”[J]
.理论学刊,2007(5):68-70.
10
卢晨阳.
亚欧会议对东亚地区主义的影响[J]
.教学与研究,2007(8):63-69.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3
1
周俊英.
试论东亚价值观的内涵[J]
.社会科学论坛,1999(Z4):33-35.
被引量:2
2
聂锦芳.
全球化与东亚的价值观[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2(4):20-24.
被引量:5
3
张兴国.
东亚价值观何以可能[J]
.社会科学辑刊,2005(6):21-26.
被引量:2
4
彭耀光.
现代化进程中的“东亚价值观”——“东亚价值观”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
.哲学动态,2005(12):54-56.
被引量:3
5
兰久富.
东亚价值观的自我-群体结构[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89-92.
被引量:2
6
郭洁敏.
东亚价值观的再思考[J]
.国际观察,2007(3):6-11.
被引量:3
7
戴生岐.
东亚价值观的基本积淀和建构理路[J]
.宁夏社会科学,2007(6):28-30.
被引量:4
8
贺圣达.
东亚文化圈和东亚价值观的历史考察——以中日韩(朝)越为主体的历史分析[J]
.东南亚纵横,2010(4):26-36.
被引量:11
9
郭齐勇.
东亚儒学核心价值观及其现代意义[J]
.孔子研究,2000(4):17-25.
被引量:15
10
沈林.
东亚价值观内涵发展现代意义[J]
.人民论坛(中旬刊),2013(11):244-246.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包志国.
东亚价值观的发掘、阐释及建构理路——基于国内学界研究现状的述评与展望[J]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2021,6(1):64-7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王明兵.
新时代“三大体系”建设与东亚史学科发展刍论[J]
.大连大学学报,2023,44(2):1-6.
1
蔡定剑.
被误读的新加坡[J]
.资治文摘,2009(6):66-68.
2
郭洁敏.
东亚价值观的再思考[J]
.国际观察,2007(3):6-11.
被引量:3
3
蔡定剑.
被误读的新加坡[J]
.学习之友,2010(10):18-21.
4
高振华.
东亚一体化中的碎片化研究及其出路探析[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4(21):179-180.
5
李长军,韦成功.
东亚区域一体化的区域政治生态问题探讨与中国的对策[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S2):261-263.
6
崔安辉,戴生岐.
东亚价值观:应对全球化时代的区域性价值之利器[J]
.理论导刊,2007(10):35-37.
7
孙英春.
东亚传统的当代呈现与东亚价值观重构[J]
.教学与研究,2007(2):72-77.
被引量:1
8
蔡定剑.
被误读的新加坡[J]
.党员文摘,2009(4):30-31.
9
王刚,汪丽萍.
社区参与:社会发展的新视角[J]
.中国社会工作,1998(5):9-11.
10
毛毛(摘).
文化认同对东亚共同体构建的作用[J]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27-127.
理论界
2013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