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宋代素髹花口盏托形制演化分析
被引量:
1
The Shape Evolution Analysis of the Flower Tray in Song Dynasty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从宋代素髹花口盏托的形制入手,探寻宋代花口盏托的形制源流、圈叠胎的制胎工艺以及素髹花口盏托的形制演变三个方面,进而对其髹饰技艺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宋代素髹花口盏托实用与娱情的兼容性。
作者
谢玮
机构地区
太原工业学院
出处
《装饰》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0-81,共2页
关键词
素髹花口盏托
形制
工艺
宋代
分类号
K87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王琥.
创新的魅力——浅析南宋时代漆工艺几项技术进步的意义[J]
.东南文化,2002(6):28-35.
被引量:9
2
高纪洋..中国古代器皿造型样式研究[D].苏州大学,2012:
3
徐伯元,杨玉敏,叶鹏飞,梅润兴,胡志良.
江苏常州北环新村宋木椁墓[J]
.文物,2001(2):65-69.
被引量:9
4
韩荣.
辽宋“托盏”之考[J]
.装饰,2009(6):116-117.
被引量:5
5
吴映月..宋代实用漆器研究[D].清华大学,2006:
6
王琥著..设计史鉴 中国传统设计审美研究 审美篇[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212.
7
汪鹏..宋瓷造型理念对现代陶瓷设计的启示[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2:
8
韩荣..有容乃大—辽宋金元时期饮食器具研究[D].苏州大学,2010: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刘礼纯.
江西瑞昌发现两座北宋纪年墓[J]
.文物,1986(1):70-72.
被引量:5
2
包文灿.
江苏沙洲出土包银竹胎漆碗[J]
.文物,1981(8):39-39.
被引量:9
3
彭适凡,唐昌朴.
江西发现几座北宋纪年墓[J]
.文物,1980(5):28-33.
被引量:41
4
冯汉骥.
前蜀王建墓出土的平脱漆器及银铅胎漆器[J]
.文物,1961(11):46-48.
被引量:9
5
沈仲常.
四川德阳出土的宋代银器简介[J]
.文物,1961(11):48-52.
被引量:20
6
徐伯元.
江苏常州半月岛五代墓[J]
.考古,1993(9):815-821.
被引量:9
7
王海明.
杭州北大桥宋墓[J]
.文物,1988(11):55-60.
被引量:18
8
陈晶,陈丽华.
江苏武进村前南宋墓清理纪要[J]
.考古,1986(3):247-260.
被引量:64
9
冯普仁,陈瑞农.
无锡市郊北宋墓[J]
.考古,1982(4):390-391.
被引量:11
10
陈定荣.
江西金溪宋孙大郎墓[J]
.文物,1990(9):14-18.
被引量:20
共引文献
20
1
刁文伟.
江阴西郊宋墓出土漆器考略[J]
.东方博物,2022(4):101-106.
被引量:1
2
吴界和.
宋代屏风艺术浅探[J]
.剧影月报,2014(2):103-104.
3
谢玮.
宋代素髹古琴形制演化分析[J]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5(2):6-10.
4
徐晨艳.
漆艺文化在家具设计中的创新应用[J]
.包装工程,2016,37(22):209-212.
被引量:12
5
刘芳芳,田汉民.
中国古代漆器工艺在江南太湖流域的发展--以苏州漆工艺为例[J]
.民族艺术研究,2017,30(5):177-185.
被引量:1
6
张童心,姚庆.
海派视阈下上海宋元墓葬俗文化特征研究[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2(6):60-68.
7
熊能.
社会文化变迁下饮器演变路径成因与特征探析——以“唐宋”为例[J]
.工业设计,2019,0(10):134-135.
8
张军,罗鑫.
宋代漆器美学特征及其文化内涵探究[J]
.美术文献,2021(1):131-136.
9
任林平,郑铎,曾伟(摄影),曾凡华(摄影),汪莲(绘图),王小金(绘图).
江苏常州经济开发区排姆村遗址宋代墓葬发掘简报[J]
.东南文化,2021(4):64-75.
被引量:2
10
张赛勇,姜倩.
从两宋素髹漆器样态及社会语境探究漆器的当代转型[J]
.包装工程,2022,43(10):386-395.
同被引文献
1
1
张赛勇,王宇洁.
圈叠胎工艺源流考析[J]
.装饰,2021(5):90-93.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蔡颖凝.
宋代素髹花口漆器圈叠法木胎制作工艺考析[J]
.中国生漆,2023,42(2):30-33.
1
李楠.
中国传统建筑的继承与创新问题浅析——以黄鹤楼的演变为例[J]
.建材技术与应用,2012(10):47-48.
2
马振源.
浅析中国传统建筑材料砖的形制发展变化[J]
.城市建筑,2016,0(20):181-182.
被引量:1
3
郭祉坚,李春青.
从雍亲王府到雍和宫建筑形制演变初探[J]
.艺术科技,2014,27(4):10-11.
被引量:1
4
郭华瑜.
《中国古典建筑形制源流》的研究内容与方法[J]
.华中建筑,2008,26(3):15-15.
被引量:8
5
宋文,肖洋.
中国古代土木建筑形制演变之源与流[J]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16(11):93-95.
6
邓莉丽.
宋代花瓣形多曲金银盏研究[J]
.装饰,2011(11):87-89.
7
黄涿生.
永济桥初探[J]
.文物春秋,2007(3):47-51.
8
徐怡涛.
从公元七至十六世纪扶壁栱形制演变看中日建筑渊源[J]
.故宫博物院院刊,2009(1):37-43.
9
殷亚静,李冬.
斗拱的演变及中国古代建筑形式探微[J]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10(5):198-200.
被引量:11
10
吴庆洲.
佛塔的源流及中国塔刹形制研究[J]
.华中建筑,1999,17(4):132-133.
被引量:5
装饰
2013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