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鲁迅后期创作对“上海”的表现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故事新编》中,鲁迅以一种"零零碎碎"的写法,来表现他印象中的"上海人"生命存在的不完整、不开阔性。而鲁迅后期的某些杂文中表现出的写作主体对上海生活的融入,往往是虚构的,折射出鲁迅对叙述策略和姿态的调整。通过描写"阿金"等形象,鲁迅表现了对以"精明"为核心特征、高度世俗化的"上海人"性格的警惕。
作者 梁伟峰
出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3-151,共9页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基金 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江苏师范大学语言认知科学与文化艺术学科群"资助项目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4

  • 1胡风.鲁迅先生[J].新文学史料,1993,0(1):4-36. 被引量:54
  • 2长之.《(三闲集)--鲁迅最近的杂感散文集》,《北平晨报》1932年12月13日. 被引量:1
  • 3东海.《鲁迅与胡蝶》,《新上海》月刊第1卷第2期,1933年10月1513. 被引量:1
  • 4周木斋.《第四种人》,《涛声》周刊(上海)第2卷第14期,1933年4月15日. 被引量:1
  • 5焰生.《(子夜)在社,会史的价值》,《新垒》月刊(上海)第1卷第5期,1933年5月15日. 被引量:1
  • 6红憎.《武断乡曲的鲁迅》,《新垒》月刊(上海)第2卷第2期,1933年8月15日. 被引量:1
  • 7鲁迅著..鲁迅全集 10[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526.
  • 8长兴善郎.《回想鲁迅》,华文《大阪每日》(日本)第4卷第8期,1940年4月15日. 被引量:1
  • 9病高.鲁迅先生访问记.北国月刊(北京),1933,1(4). 被引量:2
  • 10杜宣.《关于杂文》.转引白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鲁迅研究室编.《1913--1983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第1卷,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1224页.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8

  • 1魏京伯.《海派与京派产生的背景》[J].鲁迅风,1939,(16). 被引量:3
  • 2[英]阿雷恩·鲍尔德温等著,陶东风等译.《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6页. 被引量:2
  • 3上海文化史编纂委员会编.《上海文化史》,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57页. 被引量:1
  • 4艾芜.《三十年代的一幅剪影——我参加左联前前后后》,载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左联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被引量:1
  • 5关露.《我想起了左联》,载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左联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被引量:3
  • 6齐速.《我和上海左联的一段关系》,载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左联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被引量:2
  • 7鲁迅.《书信·341206致萧军、萧红》. 被引量:1
  • 8陈思和.论海派文学的传统[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4(1):1-6. 被引量:53

共引文献59

同被引文献64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