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在财政体制和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我国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虽有提高,但公共品提供的不充足性和不均衡性依然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单一的行政命令型公共品提供模式无法适应多样化、多层次的公共需求,地方政府在公共品提供上常陷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境况。面对此困境,解决途径之一是借鉴新的公共品提供模式并加以实践应用,以弥补我国地方政府在公共品提供上僵化务虚等缺陷。不过,更为重要的是,在综合介绍整体政府、公私共享和网络经营等创新模式的过程中,还可发现,随着个体权利意识的觉醒和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公共品提供中的政府与个体关系已不再简单地反映为供给—消费关系,而是系统性和动态性的协同进化关系。基于这种变化,以公共品提供为核心的公共管理应吸收管理生态理念,以期实现公共品提供的人性化和适应性。
出处
《行政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9-24,共6页
Administrative Tribune
基金
甘肃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适应的伦理财政研究"(12036J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