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课改下德育评价方式的转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德育评价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德育评价会进一步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健康发展。传统的德育评价存在着种种弊端:评价重结果,轻过程;过多强调共性,忽略了个体差异。近年来,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在德育评价方面做了一些大胆尝试,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本文就新课程指导下德育评价方式的转变做一些探讨。
作者
王莹
机构地区
西藏山南地区第二高级中学
出处
《学周刊(中旬)》
2013年第10期56-56,共1页
Learning weekly
关键词
新课改
转变
激励型评价
多元型评价
分类号
G41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4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刘玉祥.
学校德育评价的探索[J]
.北京教育(普教版),2007(9):23-24.
被引量:7
2
张晓莉.
发展教育论指导下的德育评价[J]
.金融教育研究,2009,23(S1):122-124.
被引量:5
3
叶飞,李会松.
德育评价:由封闭性走向开放性[J]
.中国德育,2006,1(6):20-22.
被引量:13
4
张其志.
实施发展性品德评价应注意的问题[J]
.教育评论,2004(3):16-19.
被引量:5
5
葛晨虹.
我们怎样进行道德评价[J]
.齐鲁学刊,2001(3):27-33.
被引量:21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张其志.
实施发展性品德评价应注意的问题[J]
.教育评论,2004(3):16-19.
被引量:5
2
石保聚 ,杨春英 .
传统学生评价与新课程下的学生评价[J]
.教育实践与研究,2004(11):20-20.
被引量:7
3
赵祖地.
略论高校德育评估[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3(2):121-123.
被引量:16
4
刘次林.
学校德育五辨[J]
.中国德育,2006,1(4):25-29.
被引量:1
5
叶飞,李会松.
德育评价:由封闭性走向开放性[J]
.中国德育,2006,1(6):20-22.
被引量:13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被引量:130
7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被引量:79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被引量:82
9
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被引量:1
10
(英)伯特兰·罗素.伦理学和政治学中的人类社会[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43
1
欧阳康.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评价体系的建构[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4):98-99.
被引量:10
2
张晓莉.
发展教育论指导下的德育评价[J]
.金融教育研究,2009,23(S1):122-124.
被引量:5
3
张涤非.
学校德育评价中的时代遭遇分析[J]
.大家,2011(12):214-215.
4
叶飞,李会松.
德育评价:由封闭性走向开放性[J]
.中国德育,2006,1(6):20-22.
被引量:13
5
五、新时期学校德育的评价[J]
.上海教育科研,2006(B12):59-67.
6
李先军.
“美德储蓄”活动质疑[J]
.中国教育学刊,2007(12):34-37.
被引量:4
7
范守忠.
建立和完善高职生职业道德综合评价体系[J]
.科教文汇,2008(15):7-7.
被引量:2
8
刘华杰.
论道德教育的历史演进与发展趋向——以知识型为视角[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7(5):106-108.
9
叶飞.
论德育评价中的人文关怀[J]
.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08(7):33-35.
被引量:10
10
孙豫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体系的创新维度[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5(1):61-64.
被引量:15
1
麻楠.
大类招生——教育理论的实践创新[J]
.现代企业教育,2013(24):255-256.
被引量:1
2
刘宝国.
班主任角色转化之我见[J]
.文学教育,2015(12):156-156.
3
李广,马一鸣.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挑战[J]
.科教文汇,2007(8).
4
李广,马一鸣.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挑战[J]
.科教文汇,2007(10X):13-13.
被引量:1
5
周红.
有效激励 适时引导——评价的两种有效方式[J]
.课外阅读(中下),2012(15):105-106.
6
李军.
转变教学思路,有效提升教学质量[J]
.考试周刊,2016,0(37):171-171.
7
苏圣意.
当前国内修院教育中教师角色的期待与瞻望[J]
.中国天主教,2005(2):25-28.
8
闵彦利.
一题多变,拓展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J]
.中学数学(初中版),2016(4):77-80.
被引量:2
9
马占平.
浅议新课改中的班主任工作[J]
.教育革新,2012(3):8-8.
被引量:1
10
周传胜,刘军峰,郑秀梅,景丽英,代明君,郑志秀.
三全性多元型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0(3):55-57.
学周刊(中旬)
2013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