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思想品德过程论 被引量: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人的主客二分与天人合一两种存在结构决定了思想品德的价值结构和意义结构,而价值结构又分为阶级统治性价值结构和公共交往性价值结构。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是由思想品德结构决定的。阶级统治性价值结构是统治阶级模塑的结果,人的本性并不是天然地需要这种塑造,但在阶级社会,被统治阶级又无法摆脱统治阶级的塑造。公共交往性价值结构是主体自主建构的。思想品德的建构与社会关系的建构统一于实践活动中,交往实践的主体间互动是双向建构的动力机制。思想品德意义结构包括审美结构和信仰结构,二者则是在教化引导下自我生成的。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16,共4页 The Party Building and Ideological Education in Schools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人的存在与思想政治教育"(项目批准号10YJC710058)的研究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6

  • 1杨启亮.体验语文:一种教学方法论的解释[J].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2002(10):6-8. 被引量:17
  • 2福柯:《规训和惩罚》,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93页 被引量:1
  • 3利奥塔:《非人—时间漫谈》,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5页 被引量:1
  • 4卢梭:《爱弥尔—论教育》(上卷),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5、72页 被引量:1
  • 5罗尔斯著:《政治自由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296页 被引量:1
  • 6(俄)尼古拉·别尔嘉耶夫(НиколайАлексаидрович Вердяев)著,张百春.精神与实在[M]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被引量:1

共引文献77

同被引文献21

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