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高职衔接“3+2”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高职衔接是加快建立终身教育理念、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以苏工院"中高职衔接通信技术专业"为典型案例,在实践和研究的过程中探索总结通信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3+2"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作者
许燕萍
机构地区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内江科技》
2013年第5期179-179,175,共2页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
通信技术专业
“3+2”人才培养模式
分类号
G712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57
同被引文献
103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30
参考文献
5
1
汤光伟.
中高职衔接研究[J]
.职教论坛,2010,26(22):31-36.
被引量:61
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被引量:53
3
武佩牛.
论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衔接模式[J]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7,16(2):6-8.
被引量:30
4
张书义.
关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思考[J]
.天中学刊,2009,24(4):122-125.
被引量:13
5
邹晓宏,刘楚佳,黄晓媚.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国际经验及启示[J]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0,24(2):67-70.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董绿英.
国外主要发达国家与我国中、高职衔接模式比较[J]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3):44-48.
被引量:41
2
杨黎明.
学分制度条件下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J]
.职教论坛,2005,21(01X):4-9.
被引量:17
3
邵庆祥.
基于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高职专业设置理念[J]
.中国高教研究,2005(5):58-59.
被引量:49
4
马陆亭.
中国台湾地区相对独立的技术与职业教育体系[J]
.辽宁教育研究,2006(6):62-66.
被引量:19
5
国家教委《关于同意试办三所五年制技术专科学校的通知》.
被引量:1
6
教育部高教司.育才通道-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被引量:4
7
邢晖.
试论中职与高职教育的衔接──兼议高职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0,14(1):49-56.
被引量:20
8
刘启娴.
中职与高职的衔接模式与原则初探[J]
.教育研究,2001,22(2):61-65.
被引量:56
9
陈至立.
振奋精神 开拓进取 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18(16):7-11.
被引量:20
10
黎阳.
高考分数应当“隐私化”[J]
.湖北招生考试,2008,0(20):8-8.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57
1
黄卫华.
关于园艺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与教学模式的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7,0(A01):407-408.
被引量:1
2
孙健升.
心理学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J]
.成人高教学刊,2010(2):57-60.
3
白玉刚.
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J]
.现代企业教育,2010(12):1-1.
4
陈鸿海,王章豹,李巧林,吴卫丰.
特色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实践与思考[J]
.继续教育研究,2010(12):95-97.
被引量:5
5
彭济根,朱旭,许晓革,姜广峰,李艳馥.
制订课程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六个要素[J]
.中国大学教学,2010(9):34-36.
被引量:14
6
赵娟.
我国高职院校培养模式研究[J]
.榆林学院学报,2010,20(6):79-81.
被引量:2
7
王云峰.
五年制高职体育之优势分析[J]
.科技信息,2010(32).
8
牛玉屾,张青林,王有娟,江宁.
高校教师流失现象的分析与思考[J]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113-114.
被引量:3
9
尹小玲,秦源.
五年一贯制高职前期教育策略[J]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2):65-67.
被引量:13
10
刘长伟.
市场经济视阈下高职院校办学自主权及其边界[J]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1,25(1):52-56.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03
1
姜涛,白日东.
高职"3+2"办学模式中的"衔接"问题研究[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19(5):36-39.
被引量:6
2
刘志鹏.
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刘志鹏同志在98全国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例会上的讲话[J]
.交通职业教育,1998,0(6):3-5.
被引量:2
3
张晓明.
初中后职业技术教育的重大突破——江南大学实行招收初中优秀毕业生的五年一贯制外贸专业大专教育改革试验[J]
.职业教育研究,1994(2):7-8.
被引量:1
4
谢一风.
刍议“3+2”模式高职教育管理问题及对策[J]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4):4-6.
被引量:12
5
张家寰.
中高职衔接课程结构一体化设计[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31):37-39.
被引量:101
6
孙福春,胡凤新,费琳琪.
经贸类专业中、高职“3+2”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9(4):46-47.
被引量:1
7
湖北省教育厅.省教育厅关于下达2014年中高职人才培养一体化招生计划的通知[EB/OL].(2014-04-30)[2014-10-09].http://www.hbe.gov.cn/content.php?id=11800.
被引量:1
8
胡晓红.
关于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问题的若干思考[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00-102.
被引量:18
9
谢肖力.
“3+2”高职教育两段式衔接的调查与分析——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4):28-32.
被引量:15
10
顾坤华.
江苏模式:五年制高职教育的改革创新[J]
.教育与职业,2010(2):17-19.
被引量:27
引证文献
6
1
陈启新,易红燕.
“3+2”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综述[J]
.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5,5(1):14-19.
被引量:10
2
茹斐斐,尚静静.
浅谈高职院校未来工作的着力点[J]
.青年时代,2016,0(15):173-173.
3
夏毓鹏,王寒栋.
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政策、模式及实施现状——基于文献调研的归纳分析[J]
.广东教育(职教),2016,0(11):23-27.
被引量:5
4
夏瑶英.
中高职衔接“3+2”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18,0(11Z):56-57.
被引量:5
5
王笙年,徐国庆.
改革开放40年中高职衔接“3+2”学制研究述评[J]
.职业教育研究,2019(2):23-29.
被引量:9
6
李月姝.
“3+2”道桥工程技术专业中高职联读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与研究[J]
.科学中国人,2016(6X).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30
1
李学.
职业院校“中高职”衔接数学教学探究[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20(32):50-52.
被引量:1
2
王捷,陈永芳,罗秀峰.
航海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实践探讨[J]
.航海教育研究,2015,32(3):23-25.
被引量:1
3
周澜.
中高职衔接一体化的运行模式、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J]
.广西教育,2015,0(47):25-26.
4
余晓萍.
区域学前教育中高职一体化衔接改革的实践研究——以泸州市为例[J]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19-22.
5
朱修文,郭晶,何路明.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翻转课堂在高职护理综合教学中的应用[J]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5):51-55.
被引量:4
6
汪江萍.
道桥专业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分析[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9):219-221.
7
白蕾,杨登攀.
中高职“3+2”分段培养衔接阶段遇到的问题与解决建议[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15(1Z):121-122.
被引量:7
8
王存孝.
“3+2”分段培养高职课程《分析技术》探讨[J]
.读天下,2016,0(23):363-363.
9
曹瑜.
关于中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有效衔接的思考[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0(30):78-78.
10
陈军,梁碧永.
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策略分析——以广西藤县中等专业学校为例[J]
.教育观察,2019,8(5):136-138.
1
何金灿.
电子信息专业中高职衔接的问题思考[J]
.才智,2016(15).
被引量:1
2
王玥.
关于电子商务专业“2+3”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的探讨[J]
.电子商务,2014,15(10):75-76.
被引量:1
3
许燕萍.
中高职衔接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过刊),2013,19(2X):1080-1081.
被引量:1
4
侯聪玲.
电子信息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才智,2013(12):70-70.
5
司家斌,魏应彬,符策红,严丽丽.
电子商务专业中高职三二分段衔接问题探讨[J]
.电子商务,2014,15(1):78-80.
被引量:6
6
杨小军.
中高职衔接专业课教材的设计——以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为例[J]
.无线互联科技,2014,11(6):261-262.
7
郑丹.
“行校对接、园校共建、企校融通”人才培养机制下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探索与实践——以激光加工技术专业为例[J]
.中华少年,2017(3).
被引量:1
8
刘景霞,李家墅.
中高职衔接与传统人才分段培养方案的对比性研究——以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为例[J]
.江苏科技信息,2015,32(6):8-9.
被引量:2
9
薛雯霞,高春津.
基于“岗内分层,岗间分序”的中高职衔接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研究初探[J]
.电子商务,2016,17(5):87-89.
被引量:5
10
殷侠,孙丽霞.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26-27.
被引量:5
内江科技
2013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