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经验的真理到道德的社会——兼论亚里士多德伦理思想对“道德门”事件的启示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伦理学如想合理地解释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出现的形形色色的"道德门"事件,必须回到亚里士多德那里,因为伦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他这里获得最终定性的。在他的伦理体系中,鉴于道德知识不同于自然科学知识,属"经验的真理",由此决定了人们道德德性的获得方式为"习得",而非"教导"。亚里士多德还明确地判定,人们"习得"道德德性离不开城邦,因为城邦化的"共存"不是某种可供个人选择的生存方式,而是出于人的本性,因此"道德的社会"对于"道德的个人"而言具有先在性。
作者 傅鹤鸣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13,共5页 Academic Research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8-39页. 被引量:24
  • 2John Rawls, Political Liberalism,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1996, p.144. 被引量:1
  • 3[荷兰]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被引量:1
  • 4[英】休谟:《人性论》,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7-8、10页. 被引量:2
  • 5[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7-39页. 被引量:6
  • 6[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20页. 被引量:7
  • 7颜一编:《亚里士多德选集》(政治学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253a29-30、1253a3页. 被引量:1
  • 8[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499页. 被引量:45

共引文献7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