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真善美的素质教育及其哲学基础探析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素质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根据社会和人类自身发展的要求,针对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模式而提出来的,目的在于提高教育质量,发展民族素质,造就跨世纪的一代新人。这一思想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热烈响应,研究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作者
刘志山
机构地区
深圳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
出处
《现代教育论丛》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8-40,30,共4页
Modern Education Review
关键词
真善美
素质教育
哲学基础
教育质量
分类号
G40-01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49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3
参考文献
1
1
张定璋.
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施的构想[J]
.教育研究,1996,17(12):31-38.
被引量:50
共引文献
49
1
赵立.
论体育厌学与素质教育[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8,15(4):47-51.
被引量:12
2
殷占先.
素质教育与院校图书馆[J]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0,10(z1):74-75.
3
李建军.
加强素质教育是提高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关键[J]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1,9(3):18-19.
4
赵立,韩桂凤.
论素质教育与中小学体育的改革[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8,32(3):9-13.
被引量:24
5
王延文,李强.
面向基础教育 培养跨世纪合格教师——高师院校素质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7(6):43-49.
被引量:12
6
李丽.
试论高等师范实施素质教育的几个问题[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1999,15(1):44-47.
7
刘邦凡.
从逻辑学看素质教育[J]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1998,17(4):57-62.
8
何芳,谢春风,叶奕民,李洪飞,富凯宁,宗福衡,梁威,吕武平,何芳,辛涛,张永凯,赵学勤,陶文中,陶礼光,谢春风.
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评价研究文献综述[J]
.教育科学研究,1998(3):1-6.
被引量:3
9
谢翔远.
元认知能力培养的认识与实践[J]
.中国教育学刊,1998(1):49-51.
被引量:11
10
肖龙海.
“温州精神”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J]
.教育研究,2006,27(6):83-85.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10
1
罗归国.
现代化与科学发展观[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56(4):110-114.
被引量:7
2
袁本涛.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公共教育政策的选择——以基础教育的协调发展为中心[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25(2):21-26.
被引量:7
3
杨岚.
大学素质教育系列中的艺术教育问题研究[J]
.艺术教育,2006(7):4-5.
被引量:25
4
庞海芍.
公共艺术教育的功能及其实现途径[J]
.中国高教研究,2006(8):87-89.
被引量:40
5
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Z].
被引量:1
6
阎光才.大学的人文之旅[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74-179.
被引量:23
7
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Z].2005.
被引量:2
8
王艳娣.
普通高校学生艺术教育的期待视野[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24(3):97-99.
被引量:5
9
李静.
浅谈普通高校艺术教育[J]
.中国高教研究,2001(10):83-84.
被引量:50
10
顾秉林.
促进人文、艺术、科学教育的融合 追求真、善、美的统一[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23(4):1-7.
被引量:34
引证文献
3
1
刘志山.
科学发展观及其教育意义[J]
.中国教育学刊,2005(2):1-4.
被引量:11
2
刘张飞.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异化现象及其回归路径[J]
.高等农业教育,2009(3):15-17.
被引量:2
3
刘张飞.
求真、尚善、启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之精神诉求[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47-149.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方钢山.
论解决“三农”问题的教育支持[J]
.职教论坛,2005,21(07S):25-27.
被引量:3
2
沈辉香.
农民继续教育与科学发展观[J]
.职教论坛,2005,21(10S):26-28.
被引量:3
3
朱怡青.
学校内涵发展的阶段及策略[J]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4):98-100.
被引量:5
4
王玉兵,赵在民.
让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中小学“学生成长导师制”的内涵及组织实施[J]
.当代教育科学,2006(5):24-27.
被引量:6
5
孙继文.
加强学生美育,构建科学的教育发展观[J]
.甘肃农业,2006(6):326-326.
被引量:1
6
董一冰.
近年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综述[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7(4):146-150.
7
朱怡青.
学校内涵发展的阶段及其发展策略[J]
.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7(8):13-14.
被引量:2
8
曹桂祥,黄欣加.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启示[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17(3):7-7.
被引量:8
9
黄兰兰.
浅析学校内涵发展[J]
.法制与社会,2006(15):178-179.
10
周石其,刘茜.
赣州驻市高校内涵发展策略探析[J]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0,31(4):36-38.
被引量:6
1
刘诚信.
实施素质教育 深化教学改革[J]
.天津教育,1996,0(1):4-5.
2
王占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加强艰苦奋斗的思想教育[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1995,18(S1):24-25.
3
王玉辉.
探析教书育人中的几个问题[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1999,0(2):4-5.
4
张雯.
初中英语素质教育点滴谈[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01(3):2-3.
5
王丽娜.
浅谈新课改下师生关系的表现[J]
.中小学电教(下),2007,0(12):25-26.
6
张芳芹.
给孩子一个健康的心理[J]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0(17):238-238.
7
银花.
谈初中心理健康教育[J]
.卷宗,2015,5(12):250-250.
8
汪洋.
浅议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高效课堂”[J]
.教师,2012(19):60-61.
9
杜成新.
在习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02(11):33-35.
10
王振嘉.
各尽职责,努力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
.新课程(中学),2009(11):83-83.
现代教育论丛
200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