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谈《聊斋·鸽异》的写作与《鸽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蒲松龄《聊斋志异》的写作,其原始素材的来源是多方面的。除作者自己在《聊斋志异.自叙》中所说的范畴之外,还有其他的方式与途径。该文在探讨《鸽异》篇取材的来源及其加工外,更一步彰显《聊斋志异》故事取材的广泛,以广大蒲松龄《聊斋志异》创作秘诀。
作者
盛伟
机构地区
蒲松龄纪念馆
出处
《蒲松龄研究》
2013年第1期5-9,共5页
Study on Pu Songling
关键词
谈《鸽异》
写作
鸽经
分类号
I207.419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7
1
张少康.诗文鉴赏方法二十讲[M]北京:中华书局,198694.
被引量:1
2
胡建次.
论理趣[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127-131.
被引量:4
3
戈德马尔;谭立德.小说是让人发现事物的模糊性——昆德拉访谈录[A]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81.
被引量:1
4
郑春元.
谈《聊斋志异》中的趣语[J]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1(1):39-46.
被引量:2
5
金艳霞.
论《红楼梦》中的理与趣[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1):56-60.
被引量:3
6
盛夏.
略论《聊斋志异》的“异史氏曰”[J]
.丽水学院学报,1984,9(1):24-29.
被引量:2
7
王恒展.
《聊斋志异·画皮》本事考补[J]
.蒲松龄研究,2012(1):31-39.
被引量:2
8
刘敬圻.
聊斋名篇摭谈[J]
.明清小说研究,1994(1):129-135.
被引量:3
9
柏杨.爱情是相对的[N]小说网,2008.
被引量:1
10
于天池.
以俗情明道理——析《聊斋志异·恒娘》[J]
.蒲松龄研究,2000(3):91-97.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4
1
阎福玲.
禅宗·理学与宋人理趣诗[J]
.中州学刊,1995(6):100-105.
被引量:10
2
葛晓音.
论苏轼诗文中的理趣——兼论苏轼推重陶王韦柳的原因[J]
.学术月刊,1995,27(4):82-89.
被引量:19
3
.二十五史[M].上海:上海书店,1986..
被引量:41
4
钱钟书.谈艺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1..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8
1
李庆威.
从艺术学角度解读电影《画皮》[J]
.艺术科技,2012,25(3):33-33.
2
郑春元.
《聊斋志异》的理趣美[J]
.蒲松龄研究,2013(1):18-32.
被引量:1
3
周建国.
《红楼梦》贾母形象探析[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9):227-228.
4
李雁蓉.
从小说到电影看《聊斋·画皮》的现代演绎[J]
.电影文学,2014(19):74-75.
被引量:1
5
张莎莎.
杜甫诗歌中的理趣探析[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6,0(11):4-5.
6
陆燊佳.
《聊斋志异·恒娘》中的女性悲剧[J]
.淄博师专学报,2017(1):48-50.
被引量:1
7
刘铁.
《恒娘杂剧》刍论[J]
.蒲松龄研究,2019,0(4):122-133.
被引量:1
8
谢琰.
讽物、观理与宋诗的“理趣”[J]
.文学评论丛刊,2012,0(1):130-137.
1
召玉.
蒲松龄的《鸽异》与《鸽经》及其作者[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2(2):107-111.
被引量:1
2
赵伯陶.
《聊斋》丛脞录——说《鸽异》[J]
.蒲松龄研究,2014(1):32-36.
3
王学敏,石泉.
《聊斋志异》讽刺艺术二题[J]
.哈尔滨学院学报,1997,19(4):158-159.
4
附录:“鸽异”原文[J]
.科学养鸽,2004(3):128-128.
5
刘宁.
《聊斋》自由世界的理性探索[J]
.蒲松龄研究,1999(3):62-66.
6
贾平凹,韩鲁华.
虚实相生绘水墨 极花就此破天荒——《极花》访谈[J]
.当代作家评论,2016(3):51-61.
被引量:13
7
蒲泽,蒲婷婷.
谈谈新发现的分类广注绘图《聊斋志异》[J]
.蒲松龄研究,1998(2):80-97.
被引量:4
8
李巍.
永恒的美,穿越的爱——蒲松龄《聊斋志异》赏析[J]
.神州,2012(07Z):6-6.
9
刘艳玲.
英子与婴宁[J]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26(1):59-64.
10
赵倩倩.
《聊斋志异》中奇女子之形象[J]
.山西青年(下半月),2013(5):180-180.
蒲松龄研究
201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