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无声戏》“将”字研究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代汉语处于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中间阶段,其中的某些语言现象上启古汉,下开现汉,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文章选取清初戏曲家李渔《无声戏》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出现的"将"字按照词义和功能分为六类,同时分析了其独特之处,期望能对"将"字的发展有所裨益。
作者
张志鹏
机构地区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出处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3年第3期65-66,82,共3页
Journal of Mudanjiang University
关键词
《无声戏》
“将”
分类
特点
分类号
H14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6
1
[清]李渔著.杜浚批评.无声戏[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被引量:1
2
刘坚等编..近代汉语虚词研究[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2:348.
3
蒋绍愚,曹广顺主编..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518.
4
徐倩.
《庐山远公话》中的“将”字句研究[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17(5):77-78.
被引量:1
5
徐萍,唐韵.
《大宋宣和遗事》中的“将”[J]
.德州学院学报,2012,28(5):73-75.
被引量:1
6
翟燕.
明清时期动态助词“将”的发展演变及衰亡原因[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2(5):152-156.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王丽.
《西游记》中的“将”字句研究[J]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8,21(1):50-52.
被引量:1
2
刘子瑜.
唐五代时期的处置式[J]
.语言研究,1995,15(2):133-140.
被引量:18
3
李宗.
关于语法化的并存原则[J]
.语言研究,2002,22(4):88-90.
被引量:10
4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被引量:1
5
说文解字[Z].北京:中华书局,1963.
被引量:6
6
汉语大字典[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6.
被引量:3
7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被引量:11
8
翟燕.
明清时期动态助词“将”的发展演变及衰亡原因[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2(5):152-156.
被引量:10
9
史存直.汉语语法纲要[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197.
被引量:1
10
储泽祥,谢晓明.
汉语语法化研究中应重视的若干问题[J]
.世界汉语教学,2002,16(2):5-13.
被引量:117
共引文献
9
1
王平.
汉语“动+将+趋”格式也作连动式[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0(6):282-284.
2
赵琪.
简述《朱子语类》中“将”的用法[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9(11):17-19.
3
杨坡,王超.
浅析动态助词“将”的虚化历程[J]
.当代小说(下半月),2010(9):65-66.
4
徐萍,唐韵.
《大宋宣和遗事》中的“将”[J]
.德州学院学报,2012,28(5):73-75.
被引量:1
5
乔全生,刘芳.
长治方言“将”的共时用法及历时演变[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6(4):50-54.
被引量:5
6
杨振法.
《传习录》动态助词概览[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4):88-91.
7
赵楠楠,杜道流.
近代汉语动态助词研究综述[J]
.景德镇学院学报,2017,32(4):9-14.
8
肖雁云.
《官场现形记》中的动态助词“得”[J]
.韶关学院学报,2019,40(10):83-87.
9
张柯.
试论《孽海花》中的“把”字句[J]
.汉字汉语研究,2022(2):57-66.
同被引文献
2
1
祝敏彻.论初期处置式[c]//语言学论丛:第一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57:17-33.
被引量:4
2
汉语大字典[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10:2542.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侯妍妮.
《三遂平妖传》中“将”的用法浅析[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4(6):67-7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闫克.
官话方言时间副词“将”字再议[J]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0(3):73-79.
被引量:1
1
赵红梅,程志兵.
《汉语大词典》《辞源》收释近代汉语词语之不足[J]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7(1):47-51.
2
崔山佳.
动宾式动词“放手”等带宾语举例[J]
.汉语学习,1994(6):63-63.
被引量:3
3
杨希英.
名动转用、相关语义成分与非范畴化[J]
.广西社会科学,2013(3):156-158.
被引量:1
4
万琴.
浅析现代汉语类词缀的特点[J]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0(1):76-78.
被引量:6
5
侍建国.
从广东境内i介音分布看近代粤语音变[J]
.语言研究,2002(3):79-84.
被引量:3
6
王文晖.
“修养”的一种特殊意义[J]
.中国语文,1997(2):153-153.
7
李计伟.
即:从位移到让步[J]
.语言学论丛,2013(2):297-313.
被引量:1
8
安子介.
《西方小孩子是怎样“学”字的?》[J]
.汉字文化,1991(1):1-6.
9
万琴.
类词缀与词缀的共性特点分析[J]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4):78-80.
被引量:2
10
方然.
李渔小说的艺术个性及其文化成因[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1990(3):67-73.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