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原经济区建设对高素质人才的诉求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区域经济发展最关键的因素。要抓住机遇,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推进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人才问题是战略性问题。人才,尤其是高素质人才能够为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作者
杨培培
机构地区
洛阳理工学院社会科学系
出处
《管理工程师》
2013年第1期4-8,共5页
Management Engineer
基金
2012年河南省软科学项目"中原经济区建设进程中河南省高素质人才集聚模式及策略研究"(122400450291)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
知识经济
高素质人才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6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53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8
1
喻新安.
略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全局意义[J]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1,13(1):44-50.
被引量:13
2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EB/OL].http://www.gov.cn/zwgk/2011-lO/07/content--1963574.htm.2011-1D-07.
被引量:7
3
河南省建设中原经济区纲要[EB/OL].http://www.hndrc.gov.cn/fzgh/3041.jhtml.
被引量:2
4
杨郑生.
河南省人口资源转变为人才资源的对策建议[J]
.决策探索,2012(6):28-29.
被引量:2
5
张向前,刘明杞,张怡曼,张海娇,林晓敏.
人才战略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2006(4):22-28.
被引量:26
6
王欣,王挺.
河南省人力资源开发的体制与机制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8):45-46.
被引量:3
7
专家学者建言献策中原经济区人力资源发展大计积极探索中原经济区人力资源发展新途径[N].河南日报.2012-07-18(006).
被引量:3
8
李雅莉.
河南省实施人才竞争战略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
.中州学刊,2011(4):140-142.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26
1
何干强.
关于提高区域经济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思考[J]
.南京社会科学,2001(z1):20-24.
被引量:1
2
卢展工.中原经济区论势[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215-216.
被引量:2
3
喻新安.“中原腹地效应”也是倍增效应[N].中国改革报,2010-11-30(9).
被引量:2
4
刘勇.中部崛起战略研究需要深化的几个问题[EB/OL].[2010-09-02].http://finance.sina.com.cn.
被引量:1
5
喻新安.构建中原经济区的多重视角[N].河南日报,2010-07-23(10).
被引量:1
6
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等,中原经济区舆情[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43-45.
被引量:1
7
郭庚茂.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N].河南日报,2010-12-01(1).
被引量:2
8
中共河南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河南日报,2010-11-30(1).
被引量:1
9
刘赟.人才竞争与山东省人才战略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6.
被引量:1
10
《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第767页.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53
1
蔡丹锦.
苏通跨江融合发展对南通人才引进机制的启示[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5):84-85.
被引量:1
2
司海燕,王庆怡.
“双招双引”深度融合发展问题研究[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21(3):36-38.
3
孙健,孙启文,孙嘉琦.
中国不同地区人才集聚模式研究[J]
.人口与经济,2007(3):13-18.
被引量:62
4
鲍凌丰,顾锋.
投入产出视角下区域经济增长关键因素实证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8):1690-1692.
被引量:1
5
段莉.
我国人才战略研究综述[J]
.理论与改革,2007(5):41-44.
被引量:15
6
钟敦慧,张明举.
共建成渝经济区政策措施保障研究[J]
.经济体制改革,2008(4):131-135.
被引量:8
7
王洪伦.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失衡及其优化[J]
.中国商贸,2009(07X):181-182.
8
陶爱祥.
江苏区域经济与人才协同发展的路径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0,30(3):73-74.
被引量:3
9
程芳.
服务于中西部县域经济的大学生村官职业路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831-12833.
10
江涌.
人才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基于对长株潭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思考[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5(6):853-858.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6
1
陈全明,张广科.
科学人才观与我国人才资源能力建设[J]
.管理世界,2006,22(9):151-152.
被引量:14
2
国务院关丁支持河南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32)号].
被引量:1
3
Ulrich D.A New Mandate For Human Resources.Harvard Business.1998.
被引量:1
4
Wright,P.M,and Mc Mahan,G.C.Theoretical Perspective for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Journalof Management.1992.
被引量:1
5
王菊芹,苗祎.
中原经济区人才激励机制刍论[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9(4):74-76.
被引量:2
6
何增科,俞可平,陈喜贵,林德山,王勇兵,杨金海.
美国、新加坡、印度等国家在人才资源开发管理方面做法和经验的比较研究[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56(2):27-34.
被引量:17
引证文献
2
1
海龙.
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河南省人才支撑体系研究[J]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2):107-110.
2
尹海燕.
中原经济区人才支撑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0):296-29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薄爱敬.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背景下河南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J]
.教育与职业,2017(5):73-77.
被引量:1
1
李凯飞,侯明亮.
论知识经济时代高素质人才的构建[J]
.安阳师专学报,1999(1):118-119.
2
张素芝,仵颖涛.
知识经济与高素质人才[J]
.经济问题探索,2000(2):103-105.
3
邓正琦.
论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0(3):93-97.
4
王永康.
科技园区:高素质人才集聚的载体[J]
.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02(4):22-23.
5
杨忠泰.
高新区必须重视解决科技智力支撑不足的问题——以宝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J]
.中外科技信息,2003(11):121-122.
6
任元军,于洪良.
知识经济需要哪类人才[J]
.江苏高教,1999(1):109-109.
被引量:1
7
缪长昕.
来自西部的诉求[J]
.淮海经济开发,2000(1):24-25.
8
蒋红.
论创新人才的培养[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6):179-180.
9
曾培炎.
认真研究和解决全局性、战略性问题[J]
.宏观经济管理,2000(9):4-8.
10
段若鹏.
三谈加快发展[J]
.企业经济(合肥),2004(1):26-27.
管理工程师
201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