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山西省玉米种质基础与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山西省玉米种质基础、杂种优势群划分和杂种优势模式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总结出山西省玉米种质基础狭窄,杂种优势群利用不够广泛,杂种优势利用模式利用较单一。因此,需加强山西省与国内外各地的交流合作,不断改良和创新引进外来种质,拓宽种质资源,同时不断更新观念,明确今后的育种目标,采用先进的育种技术与传统育种方法相结合创造新的种质,不断提高玉米育种水平,以适应玉米生产发展的需要。
作者
李志华
李会霞
田岗
刘鑫
机构地区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
出处
《中国种业》
2013年第1期14-16,共3页
China Seed Industry
关键词
玉米
种质基础
杂种优势群
杂种优势模式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0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09
同被引文献
42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0
参考文献
10
1
乔治军,张效梅,畅建武.
山西玉米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利用研究[J]
.山西农业科学,2006,34(3):28-30.
被引量:7
2
黄述祖,张天佑.
山西省玉米育种的种质基础和性状改良[J]
.山西农业科学,1995,23(2):25-30.
被引量:2
3
樊智翔,郭玉宏,王早荣,安伟,米小红,马海林.
山西省玉米种质基础分析与发展战略模式构建[J]
.玉米科学,2003,11(1):22-24.
被引量:24
4
陈喜明,侯有良,韩云丽,卢保红,钟改荣,高克昌,赵随堂,程宏.
P群种质在山西玉米育种中的作用与展望[J]
.山西农业科学,2008,36(1):30-33.
被引量:7
5
王新勤,李福平,张晓丽.
山西省玉米杂交种种质基础[J]
.山西农业科学,2002,30(1):31-34.
被引量:4
6
赵久然,郭景伦,郭强,尉德铭,孔艳芳.
应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我国骨干玉米自交系进行类群划分[J]
.华北农学报,1999,14(1):32-37.
被引量:51
7
徐明慧.
P78599种质利用前景探讨[J]
.中国种业,2012(2):18-19.
被引量:1
8
孟义江,高进军.
中国玉米优势群划分和利用研究[J]
.玉米科学,2006,14(1):16-17.
被引量:18
9
赵文博,白建荣,王陆军,王艳梅,王燕.
山西省主推玉米品种自交系的SSR遗传多样性分析[J]
.山西农业科学,2008,36(10):19-22.
被引量:8
10
李志明.
甘肃玉米种质资源创新问题探析[J]
.中国种业,2012(3):18-20.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70
1
王元东,段民孝,邢锦丰,王继东,张春原,郭景伦,赵久然,陈绍江.
P群种质在玉米杂种优势利用和种质创新中的作用及展望[J]
.玉米科学,2004,12(2):10-12.
被引量:41
2
任转滩,马毅,李合新,李汉忠.
浅谈我国玉米杂交种种质来源及其利用途径[J]
.玉米科学,2004,12(2):30-33.
被引量:26
3
聂永心,张丽,潘光堂,荣廷昭.
SSR分子标记在玉米杂种优势群划分中的应用[J]
.玉米科学,2004,12(3):26-29.
被引量:18
4
焦仁海,刘兴贰,孙发明,张志军,齐瑞,高智明.
浅谈78599种质杂种优势模式[J]
.玉米科学,2004,12(3):52-54.
被引量:23
5
郑永战.
玉米自交系遗传距离及其与杂种优势关系的初步研究[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3,27(1):77-83.
被引量:10
6
王富德,姜明月,赵廷昌.
辽宁省玉米杂交种的种质基础及性状改良[J]
.辽宁农业科学,1993(1):6-14.
被引量:32
7
范弘伟,陈绍江,宋同明.
高油玉米群体之间的杂种优势模式研究[J]
.玉米科学,2004,12(4):3-5.
被引量:10
8
王元东,陈绍江,邢锦丰,段民孝,王继东,张春原,郭景伦,赵久然.
玉米P群自交系的生物学特征特性评价[J]
.玉米科学,2005,13(2):35-38.
被引量:8
9
戴景瑞,罗美中,韩雅姗.
玉米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与杂种产量的关系[J]
.作物学报,1989,15(3):193-201.
被引量:27
10
贾志森,智建奇,郑联寿,贾春花,何雪峰,马淑文.
晋单号玉米品种选育回顾及种质利用分析[J]
.玉米科学,2005,13(4):36-39.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109
1
高翔,曹绍书,罗仕文,王进,祝云芳,沈建华,陈泽辉.
浅析塘四平头杂优群选系及其改良系在中国玉米育种和生产中的作用[J]
.玉米科学,2005,13(z1):20-22.
被引量:8
2
金益,董玲,李严,郭然,于天江.
高纬度地区两个玉米半外来群体的改良和利用研究[J]
.玉米科学,2010,18(1):53-56.
被引量:1
3
丰光,李妍妍,邢锦丰,黄长玲.
美国先锋玉米育种经验的启示[J]
.玉米科学,2010,18(2):133-135.
被引量:29
4
黎裕,王天宇.
我国玉米育种种质基础与骨干亲本的形成[J]
.玉米科学,2010,18(5):1-8.
被引量:104
5
王元东,段民孝,邢锦丰,王继东,张春原,郭景伦,赵久然,陈绍江.
P群种质在玉米杂种优势利用和种质创新中的作用及展望[J]
.玉米科学,2004,12(2):10-12.
被引量:41
6
高翔,沈建华,赵璞,王竹,王进,王明春,祝云芳,陈泽辉.
浅析旅大红骨杂优群选系及其改良系在我国玉米育种和生产中的作用[J]
.种子,2004,23(11):60-63.
被引量:13
7
张仁和,夏建刚,薛吉全,师公贤.
美国玉米种质78599的利用与改良[J]
.中国农学通报,2004,20(6):128-130.
被引量:17
8
金正勋,姜文洙,晋重玄,高熙宗.
籼稻RAPD标记遗传距离与杂种后代稻米味度及RVA谱特性的相关分析[J]
.中国水稻科学,2005,19(1):29-35.
被引量:11
9
高翔,祝云芳,孙章和,赵晓燕,徐燕,彭忠华,沈建华,陈泽辉.
Lan杂优群Mo17亚群选系及其衍生系在中国玉米育种和生产中的作用[J]
.种子,2005,24(2):75-77.
被引量:6
10
高翔,王进,彭忠华,曹绍书,沈建华,祝云芳,陈泽辉.
国外玉米种质P78599的杂种优势利用模式初探[J]
.作物杂志,2004(6):46-50.
被引量:14
同被引文献
42
1
杨华铨.
广西玉米杂交种种质基础分析[J]
.西南农业学报,1994,7(3):113-116.
被引量:16
2
黄青,高明刚,杨克诚,张怀渝.
四川部分玉米骨干自交系杂种优势群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2006,19(1):19-24.
被引量:11
3
高洁,祁新,蔚荣海,王玉兰.
玉米种质资源对丝黑穗病的抗性鉴定[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6,28(2):142-147.
被引量:22
4
倪深,肖炎农,王凤格,赵久然,张绍鹏,郑用琏.
基于PCR技术的玉米丝轴黑粉菌侵染率及扩展进程的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2006,39(9):1804-1809.
被引量:16
5
高树仁,李新海,王振华,李明顺,张世煌.
玉米抗丝黑穗病的基因效应[J]
.作物学报,2006,32(10):1453-1457.
被引量:11
6
姚文华,谭静,陈洪梅,徐春霞,番兴明.
玉米杂种优势类群的研究进展[J]
.玉米科学,2006,14(5):30-34.
被引量:21
7
张世煌,田清震,李新海,李明顺,谢传晓.
玉米种质改良与相关理论研究进展[J]
.玉米科学,2006,14(1):1-6.
被引量:110
8
肖木辑,李明顺,孙有位,李新海,张世煌.
辽宁省主要玉米自交系的SSR遗传多样性分析[J]
.玉米科学,2006,14(1):33-36.
被引量:34
9
杨耀迥,张述宽,滕辉升,苏琪,陈天渊.
广西玉米骨干自交系的SSR分群及杂种优势模式分析[J]
.分子植物育种,2007,5(6):833-838.
被引量:3
10
孙友位,李明顺,张德贵,肖木辑,谢振江,李新海,谢传晓,郝转芳,张世煌.
利用SSR标记研究85个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J]
.玉米科学,2007,15(6):19-26.
被引量:51
引证文献
4
1
孙广全,焦少杰,王黎明,姜艳喜,严洪冬,苏德峰.
22个早熟乌克兰玉米自交系性状表现及对丝黑穗病抗性的评价[J]
.中国种业,2014(8):50-52.
被引量:1
2
白杨,李永生,方永丰,王汉宁.
基于SSR标记的96份玉米自交系杂优类群划分[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5,50(2):59-65.
被引量:5
3
陈灿,林秀芳,陈勤平,袁维科.
2008~2014年广西审定玉米品种种质基础及杂优模式分析[J]
.南方农业学报,2015,46(7):1160-1165.
被引量:11
4
姚新伟,王晶,马聪,于丽娜,韩琪,张占春,王霞.
玉米部分自交系对丝黑穗病和大斑病的抗性鉴定[J]
.湖北农业科学,2016,55(3):625-627.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刘云婷,张秋兰,王倩,胡文静,段会军.
河北省玉米种子质量评价及遗传多样性分析[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5,38(4):8-12.
被引量:5
2
周玲,张体付,梁帅强,陆海燕,吕远大.
利用三重测交群体解析玉米穗部性状杂种优势遗传学基础[J]
.江苏农业学报,2017,33(5):986-992.
被引量:1
3
杜青,郑加兴,吕巨智,文仁来,曾艳华,杨耀炯,王治红,张述宽,唐照磊,李石初,程伟东.
利用SSR标记划分广西骨干玉米自交系的杂种优势群[J]
.玉米科学,2017,25(6):21-27.
被引量:9
4
朱赛岚,胡春辉,董永彬,张龙,刘真真,张岚,李玉玲.
不同种质玉米自交系穗粒性状特征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18,34(12):13-18.
被引量:1
5
张岚,胡春辉,张龙,李鑫宇,朱赛岚,刘真真,高洁,张桂芳,李玉玲.
不同来源玉米自交系籽粒品质性状及其相关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18,34(12):23-29.
被引量:7
6
时成俏,覃永嫒,王兵伟,郑加兴,覃嘉明,黄安霞.
高产优质多抗热带玉米新品种桂单162的选育研究[J]
.种子,2018,37(7):96-101.
被引量:13
7
蒙成,黄艳花,梁庆平,蒋益敏,吴地.
玉米大斑病抗病鉴定谷物粒培养基产孢因素探讨[J]
.西南农业学报,2018,31(11):2320-2325.
被引量:4
8
石运强,金振国,高利,孙艳杰,邵勇,魏国才,南元涛,唐铭,董晓慧.
25份美国早熟玉米自交系抗病性评价与利用研究[J]
.中国种业,2018(10):56-59.
被引量:2
9
吕百川,苏其红,辛筱筱,孙娟,刘小雪,刘媛,杨德龙.
小麦ILs群体SSR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构建[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9,54(5):35-42.
被引量:4
10
王石.
玉米杂交品种农华221的选育及应用[J]
.中国种业,2020(2):57-59.
被引量:5
1
孙金霞,李贞赟.
对山东省玉米育种的看法[J]
.中国种业,2008(S1):11-12.
2
高利.
我国玉米杂交种遗传基础及杂种优势利用模式[J]
.农村科学实验,2004(1):12-12.
3
李春霞.
玉米杂种优势利用模式及品种情况分析[J]
.玉米科学,2002,10(1):26-28.
被引量:11
4
王早荣,樊智翔.
山西省玉米种质基础分析与种质创新[J]
.中国农业科学,2000,33(C00):67-71.
被引量:3
5
苏俊,李春霞.
黑龙江省玉米品种的种质基础和杂优利用模式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2000,33(C00):72-79.
被引量:10
6
王义发,沈雪芳,张壁,颜韶兵,张建明,康慧仁,许梅玲.
紧凑型耐密植糯玉米育种技术研究[J]
.上海农业学报,2011,27(4):94-97.
被引量:2
7
刘祥,李凤艳,彭泽斌,刘新芝,张兴华,韦继兴.
玉米4类种质杂种优势利用模式[J]
.西北农业学报,2000,9(3):102-105.
8
陈举林,马冲,邹仁峰,苏波,刘桂玲,王玉新.
山东省主要玉米种质基础的现状分析[J]
.莱阳农学院学报,2001,18(2):112-115.
被引量:5
9
王文娟.
耐密早熟玉米新品系5038的丰产性、耐密性和稳产性初步研究[J]
.中国种业,2016(4):48-50.
被引量:2
10
高油玉米自交系的杂种优势群划分和优势模式分析[J]
.作物育种信息,2006(5):14-15.
中国种业
201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