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诸葛亮贤相形象的唐诗传播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唐诗在传播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吟诵诸葛亮的佳作。这些作品一般分为怀古吟游诗、咏物游仙诗、书怀赠友诗、祭祀题字诗四类。这些"诸葛诗"中的诸葛亮形象是以忠智为特征的人格化的贤相形象,而这又与唐朝文学传播的历史背景、社会基础以及文人的创作动因息息相关。
作者
柯昌勋
机构地区
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
出处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10期12-14,共3页
Journal of Changchun Education Institute
关键词
诸葛亮形象
唐诗
传播
分类号
I205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41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张浩逊.
谈谈唐诗的分类研究[J]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1997(4X):15-19.
被引量:3
2
王金寿..中国古代文学传播概论[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9:269.
3
莫砺锋.
长使英雄泪满襟──论杜甫对诸葛亮的赞颂[J]
.杜甫研究学刊,2000(1):7-12.
被引量:13
4
曹萌.
文学传播学的创建与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研究[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8(5):13-18.
被引量:29
5
柯昌勋.
魏晋南北朝文人士大夫的诸葛亮贤相形象传播[J]
.文学界(理论版),2012(7):212-215.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曹萌.
文学传播学的创建与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研究[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8(5):13-18.
被引量:29
2
莫砺锋.
长使英雄泪满襟──论杜甫对诸葛亮的赞颂[J]
.杜甫研究学刊,2000(1):7-12.
被引量:13
3
李兵,聂巧平.
从传播学角度论杜甫对诸葛亮人格形象定位的贡献[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5(6):116-121.
被引量:3
4
[1]赛弗林,坦卡德.传播学的起源、研究与应用[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
被引量:1
5
[2]戴光元,邵培仁,龚炜.传播学原理与应用[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
被引量:1
6
[6]泰勒.人际传播新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
被引量:1
7
永瑢,纪昀.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60:1250.
被引量:3
8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9.1065.
被引量:151
9
.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188,222.
被引量:7
10
程颢程颐.二程集[M].中华书局.2008:1244.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41
1
李安飞.
关于中国古代文学传播方式的探讨[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0(30):102-103.
被引量:2
2
吕来好.
论杜甫的情感世界与爱国思想[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0(5):88-92.
3
杨波.
分类编纂唐诗总集的历史考察[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6):62-68.
被引量:2
4
张涛.
从《开元占经》看《三国演义》的星相占验[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6(4):38-43.
5
李兵,聂巧平.
从传播学角度论杜甫对诸葛亮人格形象定位的贡献[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5(6):116-121.
被引量:3
6
姜子龙,曹萌.
禁毁与传播——关于明清小说的一种另类传播方式[J]
.理论界,2005(9):192-193.
被引量:4
7
赵建国.
文学传播研究现状述评[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6(1):131-136.
被引量:8
8
郑文.
大名垂千古,祀火无断时——古代帝王、文士、百姓三个阶层祭祀诸葛亮的心态分析[J]
.船山学刊,2006(1):56-58.
9
王俊德,隋国成.
《西游记》神魔思想在明代的传播[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26(3):111-112.
被引量:1
10
霍有明,李永平.
文学传播学刍议[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6(3):115-117.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12
1
杨磊.
读杜甫诗《蜀相》[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12(5):60-61.
被引量:2
2
陈翔华.
唐代咏怀诸葛亮的诗歌[J]
.文献,1980(3):40-50.
被引量:1
3
莫砺锋.
长使英雄泪满襟──论杜甫对诸葛亮的赞颂[J]
.杜甫研究学刊,2000(1):7-12.
被引量:13
4
李兵,聂巧平.
从传播学角度论杜甫对诸葛亮人格形象定位的贡献[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5(6):116-121.
被引量:3
5
李延寿.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
被引量:468
6
魏征.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被引量:553
7
吴兢.贞观政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被引量:84
8
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6.
被引量:55
9
王瑞功.诸葛亮研究集成[C].济南:齐鲁书社,1997.
被引量:1
10
董诰,编.全唐文[C].北京:中华书局,1983.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郑先兴.
唐代对诸葛亮的追思及其评论[J]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6,36(2):17-21.
1
于新.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形象之浅析[J]
.黑河学刊,2009(9):47-48.
2
张红.
文史之间话诸葛[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10):188-189.
3
张大烛.
万古凌霄一羽毛——唐诗中的诸葛亮形象[J]
.南平师专学报,2005,24(3):56-58.
被引量:2
4
雷轼源.
唐诗传播拾趣[J]
.教师博览(上旬刊),2008(10):47-47.
5
雷轼源.
唐诗传播拾趣[J]
.小学语文教师,2009(6):75-76.
6
吴锦润.
明清文人心态与《三国演义》的修订[J]
.明清小说研究,1996(4):100-107.
被引量:1
7
温斌.
试论诸葛亮形象的美学价值[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08(3):27-29.
8
袁思强.
论《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形象[J]
.文学教育,2007(9):78-81.
被引量:3
9
曹巍.
欲念的满足─—《三国演义》诸葛亮形象再思考[J]
.江淮论坛,1999(3):89-92.
被引量:1
10
贺文锋.
《三国演义》诸葛亮形象“近妖”效果探究[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6,37(1):14-21.
被引量:4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