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始封不臣之服——浅析《仪礼·丧服》中诸侯、大夫降服之制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仪礼·丧服·大功章》有一段关于"始封之君不臣诸父昆弟"的传文,与经文有关大夫降服的记述似有不合之处。自魏晋至清代,多位学者曾作出讨论,其间涉及诸侯、大夫降服原则的理解、门内门外亲亲尊尊关系的安顿。本文依据历代礼家的注释与讨论,尝试分析其间的礼制与礼义纠结,并给出一定解答。
作者
顾超一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哲学系
出处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8-53,共6页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关键词
始封之君
诸侯
大夫
降服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19
1
[唐]杜佑:《通典·三公诸侯大夫降服议》(卷第九十三,礼五十三,沿革五十三,凶礼十五),中华书局,1988年,第2529页.
被引量:1
2
《仪礼注疏·丧服第十一》,十三经注疏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883-884页.
被引量:1
3
《礼记正义·丧服四制》,十三经注疏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2351-2352页.
被引量:1
4
[宋]李如圭:《仪礼集释》卷十七,商务印书馆,民国28年,第426页.
被引量:1
5
[汉]班固:《白虎通疏证·丧服》,中华书局,1994年8月第1版,第505页.
被引量:1
6
[清]徐乾学:《读礼通考》卷二十四,光绪六年九月江苏书局重刊本.
被引量:1
7
丁鼎《(仪礼·丧服)考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272页.
被引量:1
8
《仪礼经传通解续》,转引自[清]胡培晕《仪礼正义》卷二十三,商务印书馆,民国22年,第10册,第111页.
被引量:1
9
《礼经学.大夫尊降服辨》,收入《续修四库全书》,第94册,第805-807页.
被引量:1
10
《仪礼注疏·丧服第十一》,第912-913页.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10
1
马兴.
北狄渊源考[J]
.西北民族研究,2005(4):26-31.
被引量:2
2
邓裕华.
《诗经》“君子偕老”、“鹑之奔奔”本义考[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67-71.
3
郭持华.
汉儒的《诗经》阐释与“诗”的经典化[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9(5):72-76.
4
朱晓红.
论“刑始于兵而终于礼”——兼论中国军事法的起源[J]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0,23(2):67-70.
被引量:4
5
符得团.
论儒家思想的社会化[J]
.甘肃社会科学,2010(4):115-118.
被引量:4
6
张航.
浅议西周春秋女性的离婚与再嫁[J]
.黑龙江史志,2013(22):41-42.
7
邵鸿.
“工商食官”新解[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6):54-55.
8
李志庭.
县制的产生及其与社会经济的关系[J]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10(4):95-99.
被引量:2
9
陈桂炳.
略论《国风》中反映的群婚遗风[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1989(1):69-73.
10
罗珍,田兆元.
春秋时期霸王盟誓行为性质初探[J]
.学术月刊,2002,34(10):57-63.
被引量:10
同被引文献
4
1
邵汉明.
原始儒家君臣观的历史演变[J]
.社会科学战线,1998(4):95-102.
被引量:2
2
常金仓.
周人同姓不婚为优生说辨[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23(4):67-70.
被引量:7
3
刘泽华.
从君臣譬喻说君尊臣卑及其遗存[J]
.经济社会史评论,2014(1):177-188.
被引量:2
4
向晋卫.
《白虎通义》中的君臣之礼[J]
.兰州学刊,2004(6):299-302.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姬丽君.
“王者不臣”:礼制精神制约下的汉代君臣关系[J]
.河北学刊,2022,42(2):216-22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吴凌杰.
何以为宾:试论经学视域下“宾礼”概念的构建[J]
.天府新论,2023(5):30-40.
1
刘晓东.
如何做一个信徒[J]
.天风,2006(03X):27-27.
2
黄婧昉.
祷告箴言[J]
.天风,2012(2):63-63.
3
黄兆龙.
孔子治国理政以仁为本思想[J]
.领导科学论坛,2012(2):63-64.
被引量:1
4
黎冲森.
十招降服80后[J]
.经理人,2008(5):48-51.
被引量:4
5
孙劲松.
延寿一心六度说述评[J]
.佛学研究,2008(1):174-181.
6
孙秀伟.
“为父绝君”内在的儒家亲亲尊尊之思[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9(4):50-57.
被引量:2
7
丁鼎.
《仪礼·丧服》所蕴含的“三纲”、“五伦”观念[J]
.管子学刊,2002(3):75-78.
被引量:3
8
刘长安.
试论《仪礼·丧服》中的“唯子不报”[J]
.中国哲学史,2012(4):39-47.
被引量:1
9
李浩平.
关于喜乐——圣经语录[J]
.成功(上),2007,0(5):71-71.
10
王辉.
释“卑隃”——兼谈“逾”有“降下、降服”义[J]
.辞书研究,2013(4):87-90.
被引量:3
中国哲学史
201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