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国际社会对南京大屠杀的反应--以英西意苏等国为中心的考察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南京大屠杀事件不仅是中日两国之间的重要政治事件,而且具有鲜明的国际性特征。就英国而论,其媒体报道的"第三者"立场,在国际舆论界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与影响,但其政府却因在远东事务中奉行"孤立主义"政策而采取了审慎态度。西班牙因在内战中"两个西班牙"泾渭分明的情况下对此出现不同的解读,共和立场的媒体广泛报道了日军南京暴行;支持法西斯叛军立场明显的媒体,则在报道中对日军的暴行进行了袒护。意大利因与日本的盟友关系,政府采取了严厉的新闻管制政策,但从其相关报道中依然能够感受到其对日军在中国侵略进程的关注以及日军的残暴。同情中国抗战的苏联则通过留在南京的中外人士传出的消息或援引中西媒体的内容,对日军在南京的暴行进行了客观的报道。尽管西方国家立场各异,但在南京大屠杀发生后不久,关于日军在南京的残忍暴行等消息已在国际社会广泛传播。
作者 姜良芹
出处 《民国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3-123,共11页 Republican Archives
基金 教育部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抗战时期中国财产损失研究--以南京大屠杀期间财产损失的调查与统计为例”(项目批准号10YJC770036)的成果之一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1

  • 1《日本军队在南京和芜湖的行为》(1938年2月28日). 被引量:1
  • 2《日本军队所犯的暴行》(1938年1月18日). 被引量:1
  • 3《南京之行》1938年10月21日,张宪文主编.《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第12册,张生等编.《英美文书?安全区文书?自治委员会文书》,第265页. 被引量:1
  • 4《豪尔关于日军暴行的报告和外交部批示》1938年1月15日. 被引量:1
  • 5《南京的形势》1938年2月1日,张宪文主编.《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第12册,张生等编.《英美文书?安全区文书_自治委员会文书》,第228页. 被引量:1
  • 6《日本军队在南京所犯的暴行》(1938年1月24日). 被引量:1
  • 7张宪文主编.《南京大屠杀史料集 >第31册,张连红、陈谦平编.《英国使领馆文书》,第560页. 被引量:1
  • 8《豪尔关于日军暴行的报告和外交部批示》(1938年1月15日),张宪文主编.《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第12册. 被引量:1
  • 9《日本人在南京的暴行》(1939年2月22日),张宪文主编.《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第31册,张连红、陈谦平编.《英国使领馆文书》,第557页. 被引量:1
  • 10《克莱琪大使致广田外相的照会》(1937年12月30日).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63

  • 1张连红.南京大屠杀时期的日军当局与南京安全区[J].近代史研究,2001(3):227-248. 被引量:14
  • 2王卫星.论南京国际安全区的成立[J].民国档案,2005(4):101-108. 被引量:8
  • 3张生.德国档案中的南京大屠杀[J].抗日战争研究,2005(4):147-153. 被引量:5
  • 4[德]约翰·拉贝.拉贝日记.刘海宁,郑寿康,杨建明,译,张生,修订//张宪文.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第13卷.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凤凰出版社,2006. 被引量:1
  • 5沙尔芬贝格给劳滕施拉格尔的信(1938年2月1日)//张生.外国媒体报道与德国使馆报告//张宪文.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第6卷.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凤凰出版社,2005. 被引量:1
  • 6陶德曼给德国外交部的报告(1938年2月23日)//外国媒体报道与德国使馆报告. 被引量:1
  • 7罗森给德国外交部的报告(1938年1月20日)//外国媒体报道与德国使馆报告. 被引量:1
  • 8罗森给德国外交部的报告(1938年2月1日)//中央档案馆,等.南京大屠杀. 被引量:1
  • 9德国驻汉口大使馆1938年2月12日编号102的报告附件//外国媒体报道与德国使馆报告. 被引量:1
  • 10施佩林给罗森的信(副本,1938年3月22日)//外国媒体报道与德国使馆报告. 被引量:1

共引文献1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