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国际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0-54,共5页
Studies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
同被引文献17
-
1甘娟.房地产证券化可行性分析及对策[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47-51. 被引量:4
-
2杨小安.关于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对策研究[J].金融与保险,2001,4. 被引量:1
-
3余坚,王剑铭.论资产证券化的法规监管[J].金融研究,1999(2):52-57. 被引量:39
-
4陈建华.非中介化,证券化与商业银行的经营战略[J].金融参考,1999(9):36-38. 被引量:1
-
5陈钊.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现状——兼议我国推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可行性[J].金融研究,2000(3):129-134. 被引量:21
-
6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课题组,吴晓灵,王华庆,陈祖基,马强,洪上游,闵雪松,吴俊,丛城.中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实施步骤[J].金融研究,2000(5):91-98. 被引量:46
-
7何德旭.中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可行性分析[J].金融研究,2000(9):95-101. 被引量:28
-
8王全民.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担保模式的探讨[J].财经问题研究,2000(12):24-27. 被引量:6
-
9袁东.金融资产证券化的市场需求分析[J].经济学家,2000(6):115-119. 被引量:7
-
10中国工商银行宁波市分行课题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途径和策略[J].城市金融论坛,2000,5(4):17-23. 被引量:3
引证文献7
-
1林振能.我国房地产融资工具的时代抉择——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5):60-63.
-
2及时防治蔬菜苗期多发病害[J].农化新世纪,2006(1):32-32.
-
3陈章喜.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模式选择与运行[J].南方金融,2001(4):31-33. 被引量:3
-
4张亚兰,郑梦山.论商业银行的资产证券化[J].生产力研究,2001(5):41-43.
-
5张元再,柳洪斌.我国实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思考[J].金融论坛,2002,7(6):26-30. 被引量:8
-
6李健飞.浅议我国目前推行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存在的问题[J].经济师,2003(1):48-49. 被引量:4
-
7王路兰.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在我国的运用前景[J].经济与管理,2003,17(8):53-54.
二级引证文献15
-
1林振能.我国房地产融资工具的时代抉择——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5):60-63.
-
2徐岚岚.从建行首发MBS看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发展[J].法制与社会,2006(23):111-112.
-
3唐闪光.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模式及对我国模式选择的建议[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18(2):89-90.
-
4孙小星.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品种选择[J].市场周刊(财经论坛),2004(9):86-87.
-
5马恒强.资产证券化——解决房地产金融问题的一条思路[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4,26(4):115-118. 被引量:2
-
6张虎.美国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及其启示[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5,19(1):55-57. 被引量:4
-
7卫淑霞.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法律风险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21):130-131.
-
8李念念,卢玲.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背景分析[J].消费导刊,2006(11):163-164.
-
9张燕生.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J].中国市场,2010(31):6-6. 被引量:61
-
10胡梅.浅谈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2):170-170. 被引量:2
-
1田春雨.住房抵钾贷款证券化探讨[J].吉林金融研究,2003(1):42-43.
-
2黄晓艳.消费信贷市场的特征[J].港澳价格信息,1999(8):31-32.
-
3唐徐敏.激活住宅产业的一项有效措施[J].福建建设科技,2000(4):33-33.
-
4梁一超.论合法开展住房抵押贷款[J].财金贸易,1998(4):17-18.
-
5朱娉.要买房 找银行:美国可变利率住房抵钾贷款帮你忙[J].中国农村金融(11-1259/F),1996(7):38-39.
-
6余文鑫.当前我国居民住房信用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房地产,1999(5):71-74. 被引量:2
-
7吴晨,蒋晓枫,黄卫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的博弈分析[J].中国纺织大学学报,1999,25(6):9-11. 被引量: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