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途径和策略
被引量:3
参考文献7
-
1弗兰克·丁·法博齐,费朗哥·莫迪利亚尼.资本市场:机构与工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被引量:1
-
2马歇尔,班赛尔.金融工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被引量:5
-
3彼德·罗斯.商业银行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被引量:1
-
4张超英,翟祥辉编著..资产证券化 原理·实务·实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447.
-
5方芳.借助资产证券化机制化解银行不良债权——访中国建设银行委托代理部胡章宏[J].金融论坛,1999,4(6):2-6. 被引量:5
-
6王多毅.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效用及实施方案分析[J].金融论坛,1999,4(7):43-45. 被引量:6
-
7沈沛,许均华,刘敏.不良贷款证券化的操作构想[N].金融时报,1999-7-3. 被引量:1
共引文献12
-
1江西省城市金融学会课题组.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分析研究报告[J].金融与经济,1999(10):44-47.
-
2叶盛青.中国资产证券化的约束条件及制度安排[J].未来与发展,2004,25(4):36-40.
-
3苏卫东,张世英,杜子平.现代金融理论的数量化趋势[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5):41-44. 被引量:1
-
4赵婉淞,孙万贵,赵广信.股指期货套期保值策略在股票型开放式基金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1,24(1):28-33. 被引量:4
-
5王引.对当前我国不良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理性思考[J].嘉兴学院学报,2001,13(2):20-24. 被引量:3
-
6吴翔江.实施我国银行资产证券化的理性分析与现实选择[J].金融研究,2001(5):71-76. 被引量:28
-
7李辉.VaR在项目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1,2(4):21-23. 被引量:7
-
8万正晓.我国推行资产证券化的现实意义和前景[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9(2):22-26. 被引量:1
-
9万正晓.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问题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2(7):45-47. 被引量:8
-
10叶华芳.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试点浅析[J].时代金融,2007,0(2X):42-44.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18
-
1韩强.国有商业银行支持高科技企业发展探析[J].金融论坛,1999,4(9):20-23. 被引量:1
-
2杨大楷,牟忠凯.借助资本市场发展我国的商业银行[J].金融论坛,1999,4(5):32-35. 被引量:4
-
3陈洁.我国现阶段债权转股权的法律环境分析[J].金融法苑,1999,(17). 被引量:1
-
4郑顺炎.“造市思维”下的疑惑—评《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J].金融法苑,2000,(6). 被引量:1
-
5肖林,林忠.发展资本市场降低商业银行风险[J].现代商业银行,1999,0(8):22-25. 被引量:1
-
6张湧.证券市场迅速发展背景下国有银行的必要战略调整[J].新金融,2000(1):12-15. 被引量:2
-
7杨争光,邹小蓉.加大证券市场直接融资力度 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J].经济体制改革,2000(2):80-84. 被引量:1
-
8江西省城市金融学会课题组.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分析报告[J].中国城市金融,2000(4):29-31. 被引量:2
-
9陈钊.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现状——兼议我国推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可行性[J].金融研究,2000(3):129-134. 被引量:21
-
10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课题组,吴晓灵,王华庆,陈祖基,马强,洪上游,闵雪松,吴俊,丛城.中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实施步骤[J].金融研究,2000(5):91-98. 被引量:46
二级引证文献10
-
1孙小星.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品种选择[J].市场周刊(财经论坛),2004(9):86-87.
-
2马恒强.资产证券化——解决房地产金融问题的一条思路[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4,26(4):115-118. 被引量:2
-
3中国农业银行广西区分行课题组,李庆萍.证券市场发展对农业银行资产业务的影响与对策[J].广西金融研究,2007(10):8-13.
-
4张燕生.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J].中国市场,2010(31):6-6. 被引量:61
-
5胡梅.浅谈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2):170-170. 被引量:2
-
6梁立俊,安荣.国有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现实需求和框架构想[J].金融论坛,2002,7(2):36-40. 被引量:11
-
7沈晓霜.浅谈发展个人住房消费信贷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研究,2003(14):99-100. 被引量:3
-
8张丽娟.我国房地产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防范[J].青春岁月,2013,0(17):425-425.
-
9王路兰.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在我国的运用前景[J].经济与管理,2003,17(8):53-54.
-
10郭继辉.我国实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迫切性及运作模式[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37-40. 被引量:3
-
1张兆廷.浅议债转股与重构银企关系[J].现代经济信息,2009(19):98-99.
-
2刘芳辉.浅谈优化银行服务的途径和策略[J].现代商业银行导刊,2009(2):55-57.
-
3唐淑君.关于我国新型银企关系的探讨[J].市场论坛,2005(11):85-86.
-
4陈正生.对工商银行客户经理制深化与创新的理性思考[J].金融管理与研究(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2001(4):11-13.
-
5刘良川.在新形势下如何发展农村信用中间业务[J].财经界,2009(10X):11-11.
-
6刘毅.建立新型银企关系的途径和策略[J].青海金融,2003(4):51-52.
-
7试验区推进民间融资改革[J].甘肃金融,2012(4):1-1.
-
8丁璐燕.抢食温州金融改革“奶酪”[J].浙商,2012(6):53-54.
-
92013年经济体制改革路径解读[J].时代金融,2013(6):34-35.
-
10人民银行楚雄州中心支行课题组,孙家宇.浅议众筹融资模式下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J].时代金融,2014(10X):59-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