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讯问笔录内容架构之顶层设计——以职务犯罪案件立案后的第一次讯问笔录为视角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讯问笔录作为记录讯问对象供述和辩解的载体,是确定讯问对象有罪或无罪、罪轻或最重的直接依据之一。随着人们对程序权利的日益重视,讯问笔录程序性内容会不断增加。在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刑诉法的语境中,讯问笔录对无罪辩解应有更多的着墨。随着刑事司法理念的转变,讯问笔录亦应更加关注对酌定量刑情节的记录。
作者
韩东成
机构地区
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检察院
出处
《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47-51,共5页
Journal of Guangzhou Police College
关键词
讯问笔录
程序
实体
顶层设计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5
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77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1
张书林.
论党的建设的顶层设计[J]
.社会科学,2011(3):21-28.
被引量:17
2
梁旭红.
刑事诉讼证据制度中的无罪辩解问题研究[J]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83-87.
被引量:1
3
管曙光.
论讯问笔录中案件事实的构成要素[J]
.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4,4(4):15-18.
被引量:1
4
韩东成.
论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全程同步录音录像与讯问笔录不一致[J]
.中国检察官,2010(24):15-18.
被引量:4
5
贺恒扬.
故意杀人罪案件中的证据收集与审查[J]
.人民检察,2007(10X):24-28.
被引量:4
6
张佐良.
浅谈讯问笔录的证明力[J]
.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10,22(2):56-61.
被引量:8
7
蔡墩铭著..刑法基本理论研究[M],1980:431.
8
彭勃著..日本刑事诉讼法通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411.
9
苏方遒等译..俄罗斯联邦刑事诉讼法典[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279.
10
陈浩然著..证据学原理[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467.
二级参考文献
35
1
贺卫方.
司法改革中的上下级法院关系[J]
.法学,1998(9):43-45.
被引量:69
2
李卫平,胡建华.
加强认识 改进措施 做好看守所深挖犯罪工作[J]
.公安研究,2003(3):76-79.
被引量:6
3
杨宇冠.
论刑事诉讼人权保障[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2(4):3-13.
被引量:18
4
石英,田国宝.
论自白[J]
.法商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2,19(2):110-118.
被引量:5
5
张立.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全程同步录音录像[N].检察日报,2007—3—8(1).
被引量:3
6
熊选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办理死刑案件中的具体运用》,《刑事诉讼与证据运用》第5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版.
被引量:1
7
《湖北省首次公开总结余祥林案教训办案细节公布》,《法制日报》2005年7月20日.
被引量:1
8
谢长根:《律师辩护:子虚乌有清洗冤枉--记一起冤案的无罪辩护》,《刑事诉讼与证据研究》第5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版.
被引量:1
9
[2]德国刑事诉讼法典[Z].李昌珂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
被引量:7
10
[5]卡建林主编.证据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77
1
周玉洁.
论我国辩护律师对侦查讯问录音录像的阅卷权[J]
.山东大学法律评论,2018(1):210-231.
2
崔玉彬.
认真对待犯罪嫌疑人辩解[J]
.法制与社会,2008(32):33-34.
3
杨少凯,胡天玉.
浅析职务犯罪中讯问笔录的证据效力[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19):128-129.
被引量:2
4
易延友,田昌喜.
同步录音录像问题研究[J]
.人民检察,2012(2):10-13.
被引量:21
5
沈德咏,何艳芳.
论全程录音录像制度的科学构建[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2,30(2):141-148.
被引量:48
6
郝明宇.
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运行机制优化研究[J]
.思想教育研究,2012(4):92-95.
被引量:16
7
宋宝莲.
对讯问笔录中三个问题的探讨[J]
.法制与经济,2012,21(8):32-33.
8
李昌盛.
违法侦查行为的程序性制裁效果研究——以非法口供排除规则为中心[J]
.现代法学,2012,34(3):110-120.
被引量:17
9
周健宇.
未决羁押人员人身安全保障制度研究——基于实证分析与比较法的考察[J]
.现代法学,2012,34(5):100-110.
被引量:6
10
羊震.
论录音录像制度良性运行之保障[J]
.法律适用,2012(10):53-58.
被引量:6
1
习裕军,蒋建新.
近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述评[J]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9(6):3-10.
2
蒋建新,习裕军.
近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述评[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4):12-17.
3
邓立新.
解析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反思与重构[J]
.中国职工教育,2013,0(3X):38-38.
被引量:1
4
甘晓民,刘建斌.
对有罪供述和无罪辩解之辩证分析与客观鉴别[J]
.陕西检察,2002(5):22-23.
5
顾培东.
论口供[J]
.江海学刊,1982(1):108-111.
被引量:1
6
谢石生.
论“同心”思想的内容架构、价值意义及理论创新[J]
.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16(1):22-25.
被引量:2
7
谢石生.
论“同心”思想的内容架构、价值意义及理论创新[J]
.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4):37-40.
8
罗时祥.
深入学习中央9号文件和全省人大工作会议精神 加强和改进人大新闻宣传工作[J]
.海南人大,2005(12):6-8.
9
陈月红.
论专利申请权的可质押性[J]
.前沿,2009(13):26-28.
被引量:1
10
关志钢.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里程碑——论中共十五大的理论贡献[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15(1):8-16.
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