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上海教育科研》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18-21,共4页
Journal of Shanghai Educational Research
共引文献15
-
1陈柏华,石丽娟.战略管理:学校校长应对的挑战[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18(3):43-45.
-
2黄兴帅.试论学校特色化[J].中国成人教育,2006(4):15-16.
-
3张进.试述学校特色化的内涵、本质和特点[J].文教资料,2009(15):157-159.
-
4孙婷婷,张家军.论特色学校的内涵、特征与创建[J].新课程(综合版),2009(9):4-6. 被引量:6
-
5陈琼.中小学特色学校的理性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0(1):83-85. 被引量:3
-
6温婷.学校办学特色研究探讨[J].南方论刊,2010(11):111-112. 被引量:1
-
7乔建中,李娜,朱敏.我国学校特色研究的现状与问题[J].江苏教育研究,2011(6):25-29. 被引量:2
-
8顾新颖.中小学特色学校形成路径研究——上海市闵行区特色学校创建之路[J].基础教育研究,2011(9):12-15. 被引量:4
-
9胡海建.基础教育特色均衡发展论[J].教育探索,2013(7):29-30.
-
10张熙.为学校特色发展找一条合适的路径[J].人民教育,2014(9):8-12. 被引量:10
同被引文献15
-
1杨兆山.教育学的“个性”概念[J].中国教育学刊,1996(4):16-18. 被引量:24
-
2卢晓中.论教育的个性[J].教育学术月刊,1995(5):10-12. 被引量:5
-
3.李岚清教育访谈录[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04,302. 被引量:3
-
4.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M].,1985.. 被引量:4
-
5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 被引量:1
-
6周冠生.个性心理学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被引量:2
-
7冯契.哲学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 被引量:7
-
8王生钰,郎永杰.地方高校特色的形成及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0(22):17-19. 被引量:30
-
9李保强.试论特色学校建设[J].教育研究,2001,22(4):70-72. 被引量:61
-
10李泽彧.关于大学办学特色的一点探讨[J].辽宁教育研究,2002(1):22-24. 被引量:50
二级引证文献5
-
1谢明.大学个性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关系刍议之一:西方历史视域[J].大学教育科学,2007(6):85-88.
-
2季晓辉,唐文,李茜,刘金波,朱萍.关于大学个性化发展战略的思考[J].江苏高教,2008(2):44-46. 被引量:5
-
3杨江云.对地方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反思——以福建省市属高职院校为例[J].龙岩学院学报,2011,29(4):117-122. 被引量:6
-
4梁子裕,杨江云.福建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隐忧及其对策[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3(4):5-8. 被引量:1
-
5王晶晶.论高职院校的发展特色[J].中国房地产业,2017,0(17):248-248.
-
1吴小红.改进初中思想品德微课教学方式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6,0(5):85-85. 被引量:1
-
2钟启泉.从概念界定看“实践性知识”[J].福建教育,2004(06A):58-58.
-
3罗晓莉.利用微视频建构高中英语高效课堂[J].中学生英语(中旬刊),2015,0(9):70-70.
-
4聂鑫.信息素养概念界定研究进展[J].图书馆学研究,2005(7):100-100. 被引量:27
-
5陈琴飞.如何实施和谐教育于数学课堂教学[J].考试周刊,2012(4):65-66.
-
6强敏姮,刘力.基于电子书包的混合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4(6):34-36. 被引量:3
-
7何英.关于“问题学生”研究的综述[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3,11(3):92-95. 被引量:3
-
8周愉.议“推门听课”[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4,0(35):47-47.
-
9许家美.国内中小学“问题学生”综述[J].商,2014,0(47):281-281.
-
10贾东水,李素莲,申成川.中国古代德育观浅见[J].煤炭高等教育,2000,18(3):52-55.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