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余庆县2008—2011年稻飞虱预测模型的应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贵州省余庆县2008—2011年应用建立的白背飞虱第三代、第四代和褐飞虱第五代发生程度、低龄若虫盛发期预测模型进行预报,其结果为:白背飞虱第三代发生程度和低龄若虫盛发期3年的预报结果与实际发生情况相吻合;白背飞虱第四代和褐飞虱第五代发生程度、低龄若虫盛发期2年的预报结果与发生实况相吻合;说明应用建立的稻飞虱预测模型开展稻飞虱预测预报结果较为准确,其方法简便,可在同类地区或相似生态地区推广应用。
作者
李大庆
谈孝凤
杨再学
潘开忠
李大群
机构地区
贵州省余庆县植保植检站
贵州省植保植检站
贵州省余庆县白泥镇农技服务中心
出处
《植物医生》
2012年第5期42-44,共3页
Plant Doctor
关键词
稻飞虱
预测模型
应用效果
分类号
S435.112.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4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4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1
李大庆,杨再学,谈孝凤,李大群.
第3代白背飞虱发生虫量及发生期预测模型[J]
.贵州农业科学,2008,36(5):66-68.
被引量:5
2
李大庆,杨再学,谈孝凤.
第4代白背飞虱与第5代褐飞虱发生程度及发生期预测模型[J]
.贵州农业科学,2009,37(12):102-105.
被引量:3
3
汤金仪,陈钰英.马桂椿,等.稻飞虱测报调查规范GB/T15794-1995[M].上海: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47-64.
被引量:1
4
娄伟平,陈先清,吴利红,冯忠民,张寒.
基于投影寻踪理论的稻飞虱发生程度预测模型[J]
.生态学杂志,2008,27(8):1438-1443.
被引量:11
5
张寒,娄伟平,冯国标,钱月平.
绍兴市第5代稻飞虱发生程度预测模型[J]
.浙江气象,2009,30(1):15-18.
被引量:2
6
王海建,杨茂发,李庆,杨群芳,李子忠.
稻飞虱发生程度的神经网络模型拟合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6,24(1):37-39.
被引量:8
7
马飞,张夕林,程遐年.
褐飞虱长期预测因子的选择与模型的组建[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1,24(2):53-56.
被引量:8
8
刘桂梅.
应用模糊数学评判模型对第3代稻飞虱作定性预测[J]
.广西植保,2008,21(2):3-5.
被引量:1
9
黄进云,谢敬明,赵文华,李一泉.
红河流域稻飞虱预报模式研究[J]
.贵州气象,2008,32(6):13-15.
被引量:3
10
吴进才,庞雄飞.
多物种复合种群捕食量的数学模型及在褐稻虱数量预测中的应用[J]
.生态学报,1991,11(2):139-146.
被引量:13
二级参考文献
64
1
王顺久,李跃清.
投影寻踪模型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
.生态学杂志,2006,25(7):869-872.
被引量:26
2
高苹,吴洪颜,武金岗,杨荣明.
水稻白背飞虱发生程度的长期预测模型[J]
.昆虫知识,2004,41(4):318-323.
被引量:8
3
黄嘉佑,符长锋.
黄河三花地区汛期逐日降水MOS预报的因子选择试验[J]
.气象学报,1993,51(2):232-236.
被引量:4
4
高苹,武金岗,陈宁,杨荣明,吴洪颜.
大气环流特征量的水稻白背飞虱发生程度预报模型的研究[J]
.生态学杂志,2005,24(2):146-152.
被引量:26
5
孟玲,李保平.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对植物昆虫相互关系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2005,24(2):200-205.
被引量:13
6
赵士熙,吴中孚,余小玲.
福建省稻飞虱预测与防治专家系统[J]
.福建农学院学报,1994,23(1):40-45.
被引量:8
7
李军,蒋耀培,杨秋珍,王志雄.
单季晚稻褐飞虱发生程度的气候诊断[J]
.生态学杂志,2005,24(3):339-342.
被引量:12
8
王开洪,吴仕源,肖济全.
水稻飞虱测报因子和计算机模拟预测的初步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1994,7(3):82-88.
被引量:4
9
张孝羲,周立阳.
害虫预测预报的理论基础[J]
.昆虫知识,1995,32(1):55-60.
被引量:23
10
刘大秀,郑祖国,葛毅雄.
投影寻踪回归在试验设计分析中的应用研究[J]
.数理统计与管理,1995,14(1):47-51.
被引量:29
共引文献
40
1
彭荣南,陈冰,陈观浩,何泽华,邱世善,宋祖钦,梁盛铭.
水稻白叶枯病发生流行与气象条件关系及预测模型研究[J]
.农学学报,2020,10(2):29-33.
被引量:6
2
吴进才,陆自强,杨金生,束兆林.
稻田主要捕食性天敌的栖境生态位与捕食作用分析[J]
.昆虫学报,1993,36(3):323-331.
被引量:28
3
沈斌斌.
贺氏菱头蛛和食虫沟瘤蛛对稻纵卷叶螟和稻褐飞虱的捕食作用研究[J]
.蛛形学报,2005,14(2):112-117.
被引量:7
4
常瑾,邓艳东,刘凤想,赵敬钊.
草间钻头蛛等对茶尺蠖的捕食功能反应研究[J]
.蛛形学报,2006,15(1):33-38.
被引量:5
5
吕芬,周平,黄新动,翟秀英.
白背飞虱灯下虫量与气象要素关系的相关分析[J]
.昆虫知识,2007,44(1):48-53.
被引量:9
6
冼晓青,翟保平,张孝羲,程遐年,王建强.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l))前期迁入与ENSO指标的遥相关及其中长期预测[J]
.生态学报,2007,27(8):3144-3154.
被引量:12
7
娄伟平,陈先清,吴利红,冯忠民,张寒.
基于投影寻踪理论的稻飞虱发生程度预测模型[J]
.生态学杂志,2008,27(8):1438-1443.
被引量:11
8
包云轩,李金建,缪启龙,申双和,王建强.
2006年褐飞虱重大迁入过程的大气动力背景模拟--个例研究[J]
.中国农业气象,2008,29(3):347-352.
被引量:13
9
陈惠,关瑞锋,杨凯,林晶,王家义,李丽纯,马治国.
福建省稻飞虱气象条件适宜程度等级预报[J]
.中国农业气象,2008,29(4):496-498.
被引量:21
10
吴春梅,罗芳琼.
投影寻踪技术的理论及应用研究进展[J]
.柳州师专学报,2009,24(1):120-125.
被引量:3
1
李雪光,田洪刚.
不同播期对马铃薯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农技服务,2013,30(6):568-568.
被引量:1
2
尤忠祥.
余庆优质烤烟移栽期探讨[J]
.烟草科技,1991,24(2):45-47.
被引量:2
3
刘辉,陈光玉,况登,胡琼,邓国勇.
杂交玉米新品种新中玉801适宜种植密度探讨[J]
.耕作与栽培,2015,35(6):17-18.
被引量:1
4
文云书,刘辉,陈光玉,袁方强.
播期对脱毒马铃薯费乌瑞它产量的影响[J]
.贵州农业科学,2008,36(6):57-58.
被引量:2
5
郭世平.
余庆县稻纵卷叶螟发生规律观察[J]
.耕作与栽培,1994,14(3):38-41.
被引量:5
6
李康,文云书,刘辉,陈光玉,袁方强.
脱毒马铃薯威玉3号不同播期对产量影响的研究[J]
.遵义科技,2008,36(3):24-26.
7
王登科.
余庆县2000年稻纵卷叶螟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J]
.湖北植保,2001(4):14-14.
8
杜建菊,孙从法,刘宝传,徐明君.
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2008,40(1):77-79.
被引量:5
9
李大庆,杨再学,潘开忠,胡支先.
余庆县斑潜蝇发生特点及综合治理技术研究[J]
.耕作与栽培,2001,21(6):50-51.
10
浙江新增水稻新品种[J]
.新农村,2004(6):31-31.
植物医生
2012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