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实现污泥深度脱水和重金属去除的生物沥浸处理技术
被引量:
3
Bioleaching Technology for Improving Sludge Dehydration and Removal of Sludge-borne Heavy Metals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阐述了生物沥浸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及主要技术特点,通过典型应用工程实例表明,采用生物沥浸预处理方法不但可大幅度提高污泥脱水性能,而且可去除污泥中的重金属、恶臭,杀灭病原物,脱水后的污泥水分含量很低(60%以下),无臭、卫生、无害,可广泛应用于城镇污水处理厂及工业行业的污泥处理,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作者
周立祥
机构地区
南京农业大学固体废弃物研究所
出处
《中国环保产业》
2012年第9期17-20,共4页
Chin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y
关键词
污泥
微生物
生物沥浸
预处理
工程应用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9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59
1
张继义,蒲丽君,李根.
秸秆生物碳质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J]
.农业工程学报,2011,27(S2):104-109.
被引量:50
2
李宇庆,陈玲,仇雁翎,赵建夫,李金柱.
上海化学工业区土壤重金属元素形态分析[J]
.生态环境,2004,13(2):154-155.
被引量:168
3
曹瑰华,从长杰,陶友田,张克立.
碱式碳酸铜在空气中的热分解动力学[J]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05,51(4):416-420.
被引量:7
4
王电站,周立祥,何锋.
生物淋滤法提高制革污泥脱水性能的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2006,26(1):67-71.
被引量:45
5
余兰兰,钟秦,冯兰兰.
污泥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光谱性能研究[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6,26(5):891-894.
被引量:8
6
和苗苗,田光明,梁新强.
去除污泥中重金属的研究进展[J]
.农机化研究,2007,29(5):12-16.
被引量:9
7
郑承松.
三明市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中的重金属含量及其形态分布研究[J]
.海峡科学,2007(6):48-49.
被引量:6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GB4284-84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84.
被引量:4
9
陶东平.碳酸铅的热分解研究.昆明工学院学报,1986,.
被引量:2
10
国家环境保护局.水污染防治及城市污水资源化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32-36,51-57.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3
1
陈宝,姜琴,赵影,吕彬峰.
热化法对污泥资源化利用中重金属的去除效果分析[J]
.环境科学导刊,2015,34(3):56-59.
2
王君,陈娴,桂丕,汪立梅,钟秀娟,毛小云.
污泥炭化温度和时间对重金属形态及作物累积的影响[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5,36(5):54-60.
被引量:13
3
雷艳军,张卫华.
生物沥浸污泥深度脱水处理技术的产业化应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6(33):153-15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张怀莉,王卫安.
几种Web GIS技术解决方案综述[J]
.东北测绘,2000,23(3):3-5.
被引量:15
2
关若楠,时亚飞,梁莎,虞文波,宋健,徐新宇,郦超,肖君,陈烨,胡久坤,何忠,喻文昊,叶楠,吴旭,胡敬平,杨家宽.
复合调理脱水污泥热解残渣中重金属形态分布[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7,40(3):74-78.
被引量:7
3
张丛光,尚高原,邱凌,葛一洪,杨鹏,孙国涛.
污泥—生物炭耦合还田技术研究进展[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7,32(3):84-90.
被引量:5
4
彭成法,肖汀璇,李志建.
热解温度对污泥基生物炭结构特性及对重金属吸附性能的影响[J]
.环境科学研究,2017,30(10):1637-1644.
被引量:37
5
于晓庆,董滨,何群彪,戴晓虎.
污水污泥和消化污泥热解过程中重金属迁移转化行为对比分析[J]
.净水技术,2017,36(12):27-32.
被引量:10
6
朱永琪,董天宇,宋江辉,杨光,陈建华,王海江.
生物炭影响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研究进展[J]
.江苏农业科学,2018,46(16):9-14.
被引量:14
7
朱明伟,蒋绍坚,付国富,蔡攀,王凯,王浩.
油菜秆热解过程中重金属形态研究[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50(9):2304-2309.
被引量:3
8
刘天波,李晋,陈春茂.
炼化污水处理场三泥处理技术进展[J]
.炼油技术与工程,2020,50(3):60-64.
被引量:6
9
陶玲,张倩,张雪彬,周雅琦,孙梦洁,任珺.
凹凸棒石-污泥共热解生物炭对玉米苗期生长特性和重金属富集效应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0,39(7):1512-1520.
被引量:15
10
汤传武,刘立恒,黄蓉,何东薇.
制备工艺对nZVI/污泥基生物炭中Zn、Cu、Pb形态分布及其生态风险的影响[J]
.环境工程,2020,38(10):216-221.
被引量:4
1
黄一,陈文姬,余锦龙,雷波.
污泥土地利用需注意的问题[J]
.江西化工,2014,30(1):69-71.
被引量:1
2
郑冠宇,王世梅,周立祥.
污泥生物沥浸处理对病原物的杀灭效果影响[J]
.环境科学,2007,28(7):1539-1542.
被引量:32
3
周立祥,胡霭堂,戈乃.
城市生活污泥中锌及病原物对作物及土壤环境的影响[J]
.农业环境保护,1994,13(4):158-162.
被引量:13
4
孙玉焕,骆永明.
污泥中病原物的环境与健康风险及其削减途径[J]
.土壤,2005,37(5):474-481.
被引量:16
5
朱万荣,高继平,张怀义.
夏季畜禽养殖技术[J]
.当代畜禽养殖业,2009(7):30-30.
6
吕婷婷,迪丽达尔.
污泥生态稳定中的大肠菌群数变化[J]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2,14(3):287-287.
7
白莉萍,伏亚萍.
城市污泥应用于陆地生态系统研究进展[J]
.生态学报,2009,29(1):416-426.
被引量:28
8
陈涛.
污泥的处理及利用[J]
.科学新闻,2002,0(3):11-11.
9
蔬菜线虫的防治[J]
.广东农村实用技术,2008(12):21-21.
10
金杰,俞志敏,吴克,赵洪海,马先发,丁朝旭,蔡敬民,Michael Nelles.
合肥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分布及污泥产量与性质分析[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34(4):29-32.
被引量:1
中国环保产业
2012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