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羌年传承人述论
被引量: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十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从理论到实践,在政府的有力引导下已渐深入人心。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了重大成就。羌年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及首批世界急需保护非物遗产,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羌年的传承人情况如何?他们传承的经历与口述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参考。我们需要继续携手努力,把这项珍贵的人类遗产传给子孙后代。
作者
陈安强
机构地区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研究所
出处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第3期7-11,共5页
Journal of Aba Teachers College
基金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羌学研究中心资助项目"羌族‘释比’传承与保护研究"(11qxq01)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羌年
传承人
释比
分类号
G127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55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46
参考文献
6
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EB/OL].[2005-08-15].http://www.gov.cn/zwgk/2005-08/15/content21681.html.
被引量:10
2
续修四库全书编撰委员会.天下郡国利痛书·蜀中边防记-四夷风俗考(原编第二十册·四川·二十七)//续修四库全书[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被引量:1
3
古今图书集成第一〇八册[Z].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
被引量:1
4
清·赵德林等修,张沆等纂.道光石泉县志[Z].
被引量:1
5
耿少将.
羌族历法初探[J]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7(3):1-5.
被引量:6
6
陈安强,刘汉文.
汶川地震后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释比”和“释比文化”为例[J]
.贵州民族研究,2011,31(5):55-60.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8
1
马宁.
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及保护对策——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为例[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3):93-97.
被引量:18
2
胡鉴民.羌民的经济活动形式[z].民族学研究集刊(第四辑).
被引量:1
3
耿少将.羌文化概说//羌族历史文化文集[z].1991.
被引量:1
4
天下郡国利病书.蜀中边防记(第20册)//四夷风俗考[z](引印本).
被引量:1
5
四川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羌族释比经典[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9.
被引量:1
6
乾隆.保县志风俗(卷2)[z].
被引量:1
7
周毓华.
羌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研究[J]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3):61-65.
被引量:16
8
陈安强.
羌族的史诗传统及其演述人论述[J]
.民族文学研究,2010,28(2):141-147.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19
1
蔡建鹰,陈佳.
正确理解中医药“申遗”与传承人才培养的问题[J]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8,18(6):68-69.
被引量:3
2
周蒋浒.
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扬研究[J]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40-43.
被引量:2
3
孟晨晖,王廷辅.
赋Orlicz范数的Orlicz序列空间的接近一致凸性[J]
.Chinese Quarterly Journal of Mathematics,2000,15(1):1-8.
被引量:4
4
朱世宏,卢伟.
羌族释比抢救、保护与“羌校合作”模式研究[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6):12-19.
被引量:2
5
牛正攀.
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J]
.中医研究,2013,26(4):1-3.
被引量:3
6
王小琴,陈安强.
论羌族史诗《羌戈大战》的叙事教育价值[J]
.芒种(下半月),2013(8):96-97.
7
张一楠.
绵阳龙门镇牛王会起源考[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33(3):112-115.
8
戴旸.
应然与实然: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主体的思考[J]
.档案学通讯,2014(4):82-85.
被引量:8
9
王伟,许鑫,周凯琪.
非遗数字资源中基于时空维度的传承可视化研究--以湖口青阳腔为例[J]
.图书情报工作,2014,58(21):27-34.
被引量:11
10
陶长江,鲁敏,王颖梅.
基于电视传媒视角的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2(1):70-76.
被引量:11
同被引文献
55
1
喇明英.
关于依托传统节庆构建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平台的思考——以羌族“瓦尔俄足节”为例[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4):12-15.
被引量:10
2
彭泽益.
中国行会史研究的几个问题[J]
.历史研究,1988(6):3-19.
被引量:13
3
钱安靖.
从羌族祭山会看原始宗教的基本特征[J]
.宗教学研究,1985(S1):11-14.
被引量:9
4
么加利.
论西南民族地区“草根文化”的基础教育意蕴[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2(4):51-54.
被引量:2
5
罗雄岩.
羌族舞蹈文化传承与发展规律的探索[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3):30-34.
被引量:21
6
杨莉.
论羌族民间舞蹈的原生形态[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3):46-48.
被引量:17
7
易庆,陈康.
古老的羌族羊皮鼓舞[J]
.中国民族,2007(7):57-57.
被引量:3
8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的通知[EB/OL].(2008-09-19)[2009-07-25].http://www.sc.gov.cn/zt_sczt/zhcjmhxjy/cjghfindex.shtml.
被引量:1
9
(美)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M].瞿铁鹏,张钰,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被引量:4
10
陈春勤.羌族文化研究[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民族出版社,2011.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8
1
王小琴,么加利.
灾后重建背景下羌族传统文化教育内生力研究[J]
.贵州民族研究,2013,33(1):48-52.
被引量:7
2
吕静,薄小钧.
“非遗”传承人保护政策的再思考[J]
.东南文化,2018(6):6-11.
被引量:29
3
邓小娟,关樱丽.
羌族羊皮鼓舞的文化符号与美学思考[J]
.甘肃社会科学,2014(4):249-252.
被引量:4
4
叶健.
羌族节日研究综述[J]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32(3):11-17.
被引量:4
5
梅永刚,高攀.
羌族羊皮鼓舞文化探究[J]
.艺术评鉴,2016,0(14):78-79.
6
胡心雨.
四川省羌年建档保护研究[J]
.兰台世界,2024(3):109-111.
7
蒋楠楠.
“侗年”文化传承与保护中的若干问题探讨——基于川西“羌年”文化保护经验[J]
.学理论,2015(18):87-88.
被引量:2
8
杨尧尧.
城乡之间:祭司职能的转化——基于“中国古羌城”释比的田野调查[J]
.青年文学家,2019(3):184-185.
二级引证文献
46
1
张玉平(文/图),闫宝华(文/图).
甘南藏区民族工艺传承创新体系构建(二)——基于面临问题的对策研究[J]
.中国民族美术,2021(4):6-11.
2
刘岩,汪洋,卢文飞.
日本学者羌族研究文献辑录:学者群像与成果知识网络考察[J]
.文学人类学研究,2023(1):282-309.
3
喻明鑫,刘雷艮.
浅析当代消费心理下云锦传承[J]
.轻工科技,2020,36(6):115-116.
4
禹海慧.
少数民族企业如何构建民族企业文化——以新疆为例[J]
.贵州民族研究,2014,35(1):129-132.
被引量:4
5
范燕华,龙有成.
瓦尔俄足节歌舞文化震后现状及保护策略研究[J]
.贵州民族研究,2018,39(10):102-105.
6
焦虎三.
羌族口头艺术的巫术表演方式与特点[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35(9):139-145.
7
张世均,王博.
2015年中国羌学研究评述[J]
.民族学刊,2017,8(5):77-86.
8
韩云洁.
近三年羌族文化研究述评[J]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18,35(2):12-17.
被引量:2
9
刘义.
羌族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承研究——基于四川高校羌族大学生的考察[J]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8,6(4):14-20.
被引量:2
10
范雨涛.
论音乐类非遗及其实践活动的变化与可持续发展——以“瓦尔俄足”音乐为例[J]
.四川戏剧,2018(9):117-121.
被引量:1
1
范合琪.
利用纪实摄影加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从“羌年”的拍摄谈起[J]
.四川戏剧,2013(7):127-129.
被引量:4
2
北川茂县理县汶川的羌年申报世界非物遗产[J]
.西南航空,2009(3):16-16.
3
羌年被批准列入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J]
.现代人才,2009,0(5):20-20.
4
焦虎三,晋超.
“羌年”的文化数据与命名原则[J]
.戏剧之家,2016(15):251-251.
5
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演在京举行[J]
.舞蹈,2010(4):70-70.
6
焦虎三,刘雷.
羌年:吉祥欢乐的节日[J]
.文化月刊,2014(3):40-45.
7
谢青桐.
用制度常态保护文化遗产[J]
.看历史,2008,0(13):13-13.
8
崔延虎.
社会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6(4):27-30.
被引量:22
9
我国成为人类非遗代表作最多国家[J]
.资料信息,2009(11):29-29.
10
夏敏.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东方主义[J]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2):4-9.
被引量:7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