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北京市城市绿化对空气质量的贡献分析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运用STATA 11.0软件分析北京市绿化对空气质量的贡献程度,得出"城市绿化覆盖率"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对于改善空气质量有较大的影响作用,并针对提升北京市空气质量提出对策。
作者
俞书傲
刘天森
机构地区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15期168-169,共2页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城市绿化
生态效益
空气质量
多元回归
北京市
分类号
X82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5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170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11
1
韩海荣.
北京城市绿化浅谈[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9,21(3):102-104.
被引量:5
2
于汝元.
北京城市绿化效益调查分析[J]
.林业经济,2001(7):49-52.
被引量:4
3
李延明,张济和,古润泽.
北京城市绿化与热岛效应的关系研究[J]
.中国园林,2004,20(1):72-75.
被引量:146
4
强健.
北京城市绿化崇尚简约[J]
.城乡建设,2005(11):39-41.
被引量:3
5
诸大建主编..中国可持续发展总纲 第20卷:中国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343.
6
赵彩君,傅国斌.
城市规划指标和气候指标关系研究——以北京为例[J]
.北京园林,2011,27(1):21-29.
被引量:5
7
李新宇,郭佳,李薇.
1987~2007年北京中心城区热环境变化[J]
.北京园林,2011,27(1):30-34.
被引量:2
8
张昶,王成.
南京林业生态文化建设初探[J]
.中国城市林业,2011,9(4):34-38.
被引量:8
9
汤洁,孟民,梁俊卿,等.生态经济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与发展模式研究[C]//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9:141.
被引量:1
10
曹清尧.
森林旅游:生态文明的有效载体[J]
.环境经济,2009(9):54-55.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45
1
孔琴心,刘广仁,李桂忱.
近地面臭氧浓度变化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可能影响[J]
.气候与环境研究,1999,4(1):61-66.
被引量:98
2
周后福.
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综合指标探讨[J]
.气候与环境研究,1999,4(1):121-126.
被引量:43
3
王娅琳.
风水与我国古代城市规划[J]
.山西建筑,2004,30(20):12-13.
被引量:8
4
江泽慧.
加快城市森林建设走生态化城市发展道路[J]
.中国城市林业,2003,1(1):4-11.
被引量:81
5
吴菲,李树华,刘剑.
不同绿量的园林绿地对温湿度变化影响的研究[J]
.中国园林,2006,22(7):56-60.
被引量:44
6
李明阳,王保忠,崔志华,申世广.
城市国家森林公园的文化冲突与生态文化经营对策——以南京紫金山为例[J]
.中国城市林业,2007,5(1):42-45.
被引量:4
7
李景文.森林生态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3.203.
被引量:3
8
董智勇.中国生态林业的理论与实践[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被引量:1
9
于汝元.城乡绿化应以树为主[J].国土绿化,2000,(6).
被引量:2
10
卢国明 等.遥感技术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27—30.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70
1
葛韵宇,辛泊雨,李雄.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的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城市森林营建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0,42(1):127-141.
被引量:11
2
张亚男,沈守云,廖秋林,吴雨.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研究现状与展望[J]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9,28(1):52-57.
被引量:6
3
王薇,范义荣.
屋顶绿化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浅析[J]
.北方园艺,2011(10):86-91.
被引量:10
4
殷培红,赵毅红,贲越.
加强城市热环境控制,减轻热岛效应,推动“绿色北京”建设[J]
.科技促进发展,2009,5(4):5-11.
5
赵明洁,王厚华.
绿化改造工程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J]
.环境工程,2009,27(S1):577-580.
被引量:3
6
赵志刚,岳明.
城市屋顶花园的建设与效应[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15):165-167.
被引量:26
7
蔡珍.
浅析园林绿化在城市环境中的作用[J]
.青海农林科技,2005(3):30-31.
被引量:2
8
马雪梅,张友静,黄浩.
城市热场与绿地景观相关性定量分析[J]
.国土资源遥感,2005,17(3):10-13.
被引量:21
9
陈碧辉,李跃清,闵文彬,罗磊.
城市环境气象的研究进展[J]
.四川气象,2005,25(2):27-29.
被引量:3
10
宫阿都,李京,王晓娣,陈云浩,胡华浪.
北京城市热岛环境时空变化规律研究[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21(6):15-18.
被引量:35
同被引文献
15
1
管华,陈沛云,宫少燕,张大丽.
河南省城市空气质量特征与污染防治对策[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4(2):125-128.
被引量:9
2
张菊,苗鸿,欧阳志云,王效科.
近20年北京市城近郊区环境空气质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环境科学学报,2006,26(11):1886-1892.
被引量:129
3
李东序.
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一项重要战略[J]
.城市交通,2007,5(1):17-19.
被引量:7
4
张喆,王金南,杨金田,蒋洪强,童凯.
城市空气质量与经济发展的曲线估计研究[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7,32(4):36-38.
被引量:14
5
张大元.
重庆主城区空气质量变化趋势与污染控制对策[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33(S1):43-45.
被引量:9
6
朱玉周,刘和平,郭学峰,侯春梅.
郑州市空气质量状况及冬季持续污染过程的气象机理分析[J]
.气象与环境科学,2009,32(3):47-50.
被引量:35
7
张成,朱乾龙,同申.
环境污染和经济增长的关系[J]
.统计研究,2011,28(1):59-67.
被引量:78
8
张双全,谭益民,吴章文.
空气负离子浓度与空气温湿度的关系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1,31(4):114-118.
被引量:33
9
彭新德,夏卫生.
长沙市绿地与空气清洁度的关系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2011(9):111-114.
被引量:3
10
朱春阳,纪鹏,李树华.
城市带状绿地结构类型对空气质量的影响[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7(1):18-24.
被引量:21
引证文献
2
1
王斌会,王术.
我国城市空气质量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31个主要城市面板数据的分析[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8(6):29-33.
被引量:8
2
陈俊成.
构建生态图书馆的初步展望[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8(18):157-157.
二级引证文献
8
1
胡石元,贺妍,唐旭,赵林,耿红.
顾及跨域影响的省域大气环境治理效率分析[J]
.测绘地理信息,2022,47(4):1-7.
2
李军军,周利梅.
福建省区域环境质量差异化及影响因素研究[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20(4):40-46.
被引量:1
3
肖稚颖,徐杨.
北京市空气质量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基于“EKC”理论[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8(15):18-19.
4
陈聪.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深圳市空气质量实证分析[J]
.科学技术创新,2021(9):29-32.
被引量:4
5
胡敏,杨宜平.
我国空气质量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38(3):94-99.
被引量:3
6
刘逢璐,廖建军.
长江中游城市群空气质量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44(10):172-186.
被引量:12
7
李惠娟,张玉,张晓怡.
空气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江苏省13个城市为例[J]
.生态经济,2019,35(3):201-205.
被引量:6
8
梁影.
我国31个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情况研究——基于SPSS软件分析[J]
.统计学与应用,2023,12(4):1055-1064.
1
李璇,王雪松,刘中,吴梁,翁燕波,胡杰.
宁波人为源VOC清单及重点工业行业贡献分析[J]
.环境科学,2014,35(7):2497-2502.
被引量:31
2
张娅.
关于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的探讨[J]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28(8):92-92.
被引量:3
3
曹京杭.
城市绿化覆盖率与大气环境的关系探讨[J]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0,12(B12):52-52.
被引量:7
4
吕广亮.
高速公路对生态环境建设的冲突与贡献分析[J]
.生态经济,2014,30(7):172-174.
被引量:6
5
林屾.
贵州省生活垃圾清运量的EKC实证研究[J]
.荆楚学刊,2014,15(2):51-55.
被引量:3
6
王格.
铁岭市各类大气污染源浓度贡献分析[J]
.环境保护科学,2008,34(2):7-9.
被引量:3
7
刘平,王超,魏源送,秦晶.
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对天津市工业废水排放变化贡献分析[J]
.环境科学学报,2011,31(5):1098-1104.
被引量:6
8
李敏辉,朱云,Carey Jang,吴志伟,王书肖,谢阳红,梁俊明,朱振华,叶代启,余斌.
臭氧污染动态源贡献分析方法及应用初探[J]
.环境科学学报,2016,36(7):2297-2304.
被引量:5
9
王明慧.
高速铁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环保贡献分析[J]
.铁道建筑技术,2015(4):85-88.
被引量:5
10
马雁军,杨洪斌,张云海.
不同排放高度的污染源对城市大气污染的贡献分析[J]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4,17(5):18-20.
被引量:7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 第1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