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民族歌剧中板腔体唱段的艺术特征
被引量:
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所探讨中国民族歌剧(以下简称民族歌剧)是中国歌剧中的一个类型,而板腔体唱段是这一类型最主要的体裁特征之所在。这就意味着,是否运用板腔体唱段,成为判断一部中国歌剧是否是民族歌剧的决定性因素。这种借鉴中国戏曲音乐板式变化原则、进而将歌剧中的主要唱段作为板腔体唱段的创作模式,在歌剧《白毛女》(1945)中酝酿,
作者
王燕平
机构地区
中北体育与艺术大学音乐系
出处
《人民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8-20,共3页
People’s Music
关键词
民族歌剧
中国歌剧
板腔体
唱段
艺术特征
决定性因素
《白毛女》
体裁特征
分类号
J822 [艺术—戏剧戏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58
同被引文献
26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3
1
陈国权.
“板式──变速结构”与我国当代音乐创作[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4(3):3-10.
被引量:35
2
南欣..中国民族歌剧板腔体唱段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9:
3
居其宏.
论歌剧音乐的冲突性[J]
.音乐研究,1984(2):29-45.
被引量:27
共引文献
58
1
卢广瑞.
朱践耳《第八交响曲“求索”》的民族特征[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8(2):18-21.
2
胡向阳.
古琴曲的宏观结构及材料运动形态[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4,23(2):63-68.
被引量:5
3
安鲁新.
故土情结与现代风格——论交响曲《蜀道难》的创作特色[J]
.音乐研究,2002(2):65-72.
被引量:5
4
庄曜.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音乐形态研究概述[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5(3):19-33.
被引量:8
5
熊祖鹏.
二胡叙事曲《新婚别》的曲式结构与创作手法分析——兼与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比较研究[J]
.中国音乐,2005(4):133-135.
被引量:4
6
丁小.
序列歌曲“民族风格”及“可听、可唱性”初探[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8,17(2):32-34.
被引量:1
7
陈璐.
从《蜀道难》看郭文景音乐创作的传统文化情结[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2(5):108-111.
被引量:4
8
吕茵.
戏歌的艺术特征及演唱——以《没有强大的祖国,哪有幸福的家》为例[J]
.人民音乐,2010(12):31-33.
被引量:8
9
张骥.
歌剧《托斯卡》女高音咏叹调演唱艺术解析[J]
.大舞台,2012(7):80-81.
10
陈丹.
赵晓生《太极》与“太极作曲系统”及其意义[J]
.人民音乐,2012(8):23-25.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6
1
王瑢.
“恨似高山仇似海”的情感艺术与演唱处理[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2,28(9):21-26.
被引量:2
2
胡士平.
赞歌剧新作《野火春风斗古城》[J]
.人民音乐(评论),2005(12):14-16.
被引量:19
3
刘正维.
戏曲的板式结构和板块分布[J]
.中国音乐,2006(3):44-47.
被引量:5
4
胡士平.
漫谈中国民族歌剧[J]
.歌剧,2007(7):46-49.
被引量:9
5
李军.
歌剧《洪湖赤卫队》中韩英主要唱段的演唱艺术处理[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1):153-155.
被引量:2
6
刘爱珍.
中国民族歌剧发展方向的回顾与思考[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9,27(2):58-60.
被引量:12
7
陈芳.
刍议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J]
.中国校外教育,2010(1):156-157.
被引量:4
8
王冲.
中国民族歌剧《江姐》经典唱段——《五洲人民齐欢笑》音乐作品赏析[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0(4):69-70.
被引量:6
9
向玉圭.
论《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的演唱艺术[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1(3):6-7.
被引量:3
10
秦春风.
简析中国民族歌剧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J]
.北方音乐,2011,31(11):63-63.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5
1
徐威.
中国民族歌剧之板腔体唱段的钢琴伴奏特点研究[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4,32(4):220-224.
被引量:1
2
刘元平.
谈我国歌剧表演艺术的民族特征[J]
.戏剧之家,2015(12):5-5.
被引量:1
3
郭超.
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重唱部分的音乐浅析[J]
.黄河之声,2015(24):60-60.
4
赵世兰,史梦倩,郭建民.
中国歌剧女角儿“悲剧情结”之——审美与文化意义[J]
.当代音乐,2017(4):9-18.
被引量:3
5
郭思遥.
中国民族歌剧板腔体唱段在钢琴伴奏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
.艺术科技,2024,37(15):81-83.
二级引证文献
5
1
杨金花.
歌剧《赵氏孤儿》中女声唱段的特点及审美——以《孩子啊,我们怎么办》《摇篮曲》为例[J]
.当代音乐,2017(16):53-54.
2
马莉.
现代中国歌剧表演的艺术形式与价值体现[J]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2018(3):56-57.
被引量:4
3
刘博.
谈歌剧作品中女性悲剧形象的艺术塑造与表达[J]
.普洱学院学报,2022,38(3):58-60.
4
王建树.
传统审美视域下中国歌剧女性角色的美学分析[J]
.当代音乐,2024(7):8-10.
5
郭思遥.
中国民族歌剧板腔体唱段在钢琴伴奏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
.艺术科技,2024,37(15):81-83.
1
张浩.
拉赫玛尼诺夫钢琴音乐风格探究[J]
.戏文,2005(6):73-74.
被引量:4
2
张贤.
中国民族民间歌曲的体裁特征与演唱技巧分析[J]
.音乐时空,2015,0(15):99-99.
3
汪继红.
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体裁特征分析[J]
.电影文学,2009(18):152-153.
4
焦杰洁.
肖邦钢琴音乐的体裁特征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7(4):189-190.
被引量:2
5
李虻.
勃拉姆斯《第二交响曲》第三乐章音乐分析[J]
.音乐生活,2014(4):20-22.
6
肖邦,初旭.
军队波洛涅兹[J]
.北方音乐,1998,21(5):22-23.
7
马蕾.
论现代戏曲音乐板式的发展[J]
.艺术百家,2004,20(6):111-115.
8
陈明胜.
戏曲音乐的抒情性与叙事性[J]
.福建艺术,2005(3):66-66.
被引量:1
9
吕清.
中国民族民间歌曲的体裁特征与演唱技巧分析[J]
.音乐时空,2016,0(6):10-11.
被引量:1
10
张文.
试论畲族民歌的体裁特征[J]
.学术问题研究,2010,6(1):91-93.
被引量:1
人民音乐
2012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