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教育传播与技术》
2000年第1期3-5,共3页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
同被引文献6
-
1国家统计局.2001中国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被引量:3
-
2[6]滕田英典.走出教育改革的误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被引量:1
-
3[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C].世界教育报告,1998. 被引量:1
-
4[10]薜天祥等.WTO与中国教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 被引量:1
-
5[11]湛教.时代与中国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思考[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 被引量:1
-
6谢幼如.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0,21(1):11-13. 被引量:73
-
1杨光俊.谈语文课堂提问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新校园(上旬刊),2009(6):113-113.
-
2王清玉.抓好课堂提问,提高教学实效[J].快乐阅读(中旬刊),2012(8):110-110.
-
3陈堂君.一次难忘的求疑[J].网络科技时代,2007(3):60-61.
-
4梁玉敏.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能力培养[J].文教资料,2007(21):156-157.
-
5吴桃培.新课改下关于“质疑——析疑——解疑”教学模式再探索[J].福建教育(学前教育)(C版),2009(5):34-34.
-
6方水中.也谈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优化[J].赤峰学院学报(作文教学研究),2008(4):105-107.
-
7陈剑.加强创新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J].新课程学习,2013(3):108-109.
-
8张福红.浅析“三段研讨追忆教学法”[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4(8):295-295.
-
9孙建明.中学生心理障碍成因析疑[J].学苑教育,2014,0(21):11-11.
-
10周云.体育教学中“挫折教育”的若干问题析疑[J].体育师友,2000,23(2):45-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