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刍议隐喻限制性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从心理语言学的抑制机制、认知语境及隐喻度三个角度解释隐喻的限制性特点,发现在隐喻理解过程中,得到激活和映射的是喻体中与隐喻意义有关的、与认知语境关联性大的抽象特征,而受到抑制的则是代表喻体字面意义的、与认知语境关联小的一般特征。并且对于高隐喻度的话语,人们要进行额外的认知加工,会更加积极地选择和限制喻体属性对本体的映射。
作者 尹海秋
出处 《长沙大学学报》 2012年第4期118-119,共2页 Journal of Changsha Universit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 1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529-530. 被引量:205
  • 2Gentner D, Bowdle B F. Convention form and figurative language processing [ J ]. Metaphor and Symbol,2001, (3). 被引量:1
  • 3杨小虎,郑树棠.抑制机制与隐喻理解[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37(4):283-288. 被引量:23
  • 4Glueksberg S, Keysar B. Understanding metaphorical comparisons: Beyond similarity [ J ]. Psychological Review, 1990, (97). 被引量:1
  • 5Sperber D, Wilson D.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 M ]. Oxford : Blackwell, 1986. 被引量:1
  • 6熊学亮.认知语用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被引量:16
  • 7Nogales P D. Metaphorically speaking [ M ]. Stanford: CSLI Publica- tions, 1999. 被引量:1
  • 8徐章宏..隐喻话语理解的语用认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212.
  • 9俞炎燊.隐喻语篇功能在商业英语语篇教学中的运用[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4):129-132.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23

共引文献24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