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研究综述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以技术创新主导产业的今天,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技术开发战略联盟产业层面的拓展。在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尚未完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仍是一个新生事物,是一种新的技术进步方式,有待进一步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本文系统回顾了现有国内外文献,并对其做出了总结评价,同时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为进一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作者
赵燕子
王庆金
机构地区
青岛大学国际商学院
出处
《管理观察》
2012年第18期53-54,共2页
Management Observer
基金
山东软科学项目
关键词
产业技术创新
战略联盟
总结评价
分类号
F124.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0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260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11
1
David J. Teece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 18.7, 509-533 (1997).
被引量:1
2
李学勇.“全面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深入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R],2010.
被引量:1
3
赵志泉.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运行机制研究[J]
.创新科技,2009(4):18-19.
被引量:35
4
张晖明,丁娟.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理论分析[J]
.社会科学,2004(8):5-10.
被引量:11
5
蒋芬.
“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产学研结合的趋势[J]
.华东科技,2009(12):36-37.
被引量:17
6
胡争光,南剑飞.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战略问题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2):74-77.
被引量:34
7
胡耀辉,张莉.
企业技术创新联盟组织形式及其运作管理[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6):52-53.
被引量:2
8
张晓,盛建新,林洪.
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组建机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20):52-54.
被引量:47
9
陈菊红,汪应洛,孙林岩.
虚拟企业收益分配问题博弈研究[J]
.运筹与管理,2002,11(1):11-16.
被引量:82
10
张延锋,刘益,李垣.
战略联盟价值创造与分配分析[J]
.管理工程学报,2003,17(2):20-23.
被引量:59
二级参考文献
40
1
吴志婷.
我国企业技术战略联盟的发展探讨[J]
.科技经济市场,2006(12).
被引量:1
2
郎春雷,刘志迎.
跨国公司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共生经济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2003,23(5):53-55.
被引量:10
3
卜华白,高阳.
共生理论及其对企业联盟战略的构筑启示[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26(2):31-34.
被引量:13
4
王大洲,关士续.
制度、技术和创新──技术创新研究迫切需要开拓的一个新视野[J]
.自然辩证法通讯,1996,18(6):24-30.
被引量:14
5
胡耀辉,刘一宁.
辨析企业技术创新联盟不和谐的关键原因[J]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12):224-226.
被引量:2
6
生延超.
技术联盟的产生与发展——一个共生学的解释框架[J]
.中国科技论坛,2007(1):90-93.
被引量:13
7
胡耀辉.
企业技术创新联盟持续发展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28(2):80-84.
被引量:14
8
王威.
跨国公司创新网络的共生范式分析[J]
.财贸研究,2007,18(2):124-128.
被引量:1
9
陈宝明.
产业技术联盟:性质、作用与政府支持[J]
.中国科技论坛,2007(7):34-37.
被引量:24
10
陈培樗,屠梅曾.
产学研技术联盟合作创新机制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4(6):37-39.
被引量:52
共引文献
260
1
徐越,孙国君.
浙江省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成效及存在问题分析[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4):94-96.
被引量:2
2
陈原.
国内外供应链关系协调管理研究述评及展望[J]
.改革与战略,2007,23(8):29-33.
被引量:4
3
张捍东,严钟,王健.
对企业动态联盟利益分配问题的思考[J]
.中国管理科学,2006,14(z1):665-668.
被引量:6
4
冯庆华,云庆夏.
矿山企业主与研发人员的动态博弈[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5(z1):96-99.
5
陈隆,张宗益,古利平.
合作技术创新对技术联盟能量效率的影响[J]
.管理学报,2004,1(1):125-128.
被引量:6
6
张莹.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管理研究综述[J]
.商场现代化,2011(12):31-32.
被引量:2
7
顾新,郭耀煌,罗利.
知识链成员之间利益分配的二人合作博弈分析[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24(7):24-29.
被引量:31
8
马亮,马颖.
基于共生理论的产业共性技术合作研发问题研究[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32(S2):140-141.
被引量:5
9
姜弘,赵宏.
基于高校教育传承的纺织非遗区域合作模式研究[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2(S6):38-41.
被引量:2
10
朱帮助,袁旭,孙希刚.
基于贡献的虚拟物流企业收益分配[J]
.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4,24(3):71-74.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15
1
潘东华,孙晨.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创新绩效评价[J]
.科研管理,2013,34(S1):296-301.
被引量:28
2
胡枭峰.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研究评述[J]
.商场现代化,2010(20):8-9.
被引量:12
3
龚红,李燕萍.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研究综述及其最新进展[J]
.中国科技产业,2010(7):49-51.
被引量:36
4
宋东林,孙继跃.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
.科技与经济,2012,25(1):27-31.
被引量:23
5
喻金田,马池顺.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内研究进展与趋势分析[J]
.科技与管理,2012,14(3):47-50.
被引量:10
6
原顺梅,王坚,周秀玲.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机制研究综述[J]
.科技和产业,2012,12(6):39-42.
被引量:12
7
向刚,樊菁霞.
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绩效评价研究[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12):27-30.
被引量:6
8
李国武,李玲玲.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研究综述[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22):156-160.
被引量:22
9
李成龙,刘智跃.
产学研耦合互动对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
.科研管理,2013,34(3):23-30.
被引量:55
10
陈雯,童李文,林晔.
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研究的文献分析(2007-2012)[J]
.现代情报,2013,33(3):103-108.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2
1
赵正国.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研究述评——基于2007至2014年基金资助项目和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分析[J]
.技术与创新管理,2017,38(3):256-261.
2
谭建伟,刘自玲,孙金花.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主体效用为视角[J]
.财会月刊(下),2017(8):62-67.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4
1
张晓梅,张佳馨.
玉米深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绩效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黑龙江省调研数据[J]
.科技管理研究,2018,38(18):172-179.
被引量:2
2
熊莉,李晓明,戴维.
江苏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绩效评价——基于2009-2017年数据[J]
.北方经贸,2019(4):111-116.
被引量:3
3
印海廷.
法人化改制背景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政策选择[J]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20,25(2):229-233.
4
高武.
“卡脖子”技术创新联合体创新绩效的多维组合模糊评价分析[J]
.时代经贸,2024,21(3):183-186.
1
胡枭峰.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研究评述[J]
.商场现代化,2010(20):8-9.
被引量:12
2
王胜光,程郁,刘会武.
高新区创新中国——对20年国家高新区发展的总结评价及对未来发展的思考[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27(6):678-696.
被引量:15
3
喻春霞.
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定量评价[J]
.科技经济导刊,2016(2):204-205.
被引量:3
4
杨莉,胡春,王国斌.
日本海外投资中的技术转移及对中国的启示——以中国为例[J]
.特区经济,2009(12):101-102.
被引量:2
5
施锦芳.
人口少子老龄化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日本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宏观经济研究,2015(2):119-126.
被引量:13
6
杨晔.
立足科学发展观 优化上海创业环境[J]
.新会计,2009(2):28-31.
7
李文光.
承包项目总结评价小议[J]
.国际经济合作,1986(6):34-35.
8
刘和忠,丁萍.
“海南生态服务功能及高效生态经济建设实证研究”结题报告[J]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4,10(2):84-88.
被引量:1
9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召开2006年工作会议——把握科学发展内涵 实现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J]
.石油化工建设,2006,28(1):12-12.
10
仝允桓,谈毅,饶祖海.
技术评价方法的有效性分析[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3):7-9.
被引量:6
管理观察
2012年 第1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