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小建中汤探究甘温除热法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现存医籍所载最早的甘温除热方为东汉张仲景所创小建中汤,笔者从小建中汤汤证机理入手探究,认为脾胃枢机不利、三焦升降失调是其病机要点,而用甘温之剂健运脾胃,恢复枢机,使三焦升降得通则为"甘温除热"的原理之一。
作者
张铖
机构地区
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
出处
《中医药导报》
2012年第5期108-109,共2页
Guid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
关键词
小建中汤
甘温除热
探究
分类号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6
1
傅骞.
从阴火的病机解析补中益气汤甘温除热之理[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6):595-596.
被引量:14
2
李克光主编..金匮要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700.
3
唐步祺.郑钦安医书阐释[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2006:10-12.
被引量:9
4
王冰.黄帝内经素问嗍.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3,385.
被引量:1
5
林荣杰,姜良铎.
从中焦“动能”不足看甘温除热[J]
.吉林中医药,2010,30(6):469-471.
被引量:6
6
彭子益..彭子益医书合集[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857.
二级参考文献
9
1
林家坤.
补中益气汤用升麻、柴胡刍议[J]
.江西中医药,1995,26(1):50-50.
被引量:3
2
杨丽华,杨戈,马春.
浅谈气虚发热[J]
.吉林中医药,2006,26(8):6-6.
被引量:10
3
何廷顺.
甘温除大热临证点滴[J]
.吉林中医药,2006,26(9):60-60.
被引量:3
4
欧阳錡.进一步探讨'甘温除热'的理论.广东医学,1964,(1).
被引量:2
5
彭含芳.试从邪正斗争探讨气虚发热与甘温除热的机理.江西中医药,1981,(3):6-8.
被引量:2
6
余伟,陈涤平.
从《脾胃论》原文的不同解读多个角度看阴火病机[J]
.吉林中医药,2008,28(4):237-239.
被引量:13
7
王志栋.
李东垣“阴火”理论之体会[J]
.河北中医,2009,31(1):131-132.
被引量:4
8
黄涛.
以中医升降理论理解补中益气汤加枳壳的临床运用[J]
.河北中医,2009,31(3):369-369.
被引量:3
9
张奇,丁建国.
李东垣“阴火论”探微[J]
.内蒙古中医药,2002,21(5):30-31.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25
1
羊长青,冯莹.
浅论从肾论治的学术起源及养生学意义[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9,31(3):14-16.
2
李宗民,孙晓莉.
甘温除热法及其临床应用[J]
.吉林中医药,2010,30(7):571-572.
被引量:4
3
罗声水.
四逆汤儿科应用举隅[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24):52-52.
4
范登脉,孙兆杰,狄碧云.
《内经》寒邪致病特点发微[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9(3):325-326.
被引量:9
5
鞠诣然,任江.
潜阳封髓丹刍议[J]
.光明中医,2012,27(11):2290-2292.
被引量:9
6
赵崇智,周仙仕.
甘温除大热机制及阴火本质探讨[J]
.吉林中医药,2013,33(1):5-7.
被引量:11
7
许山山,唐丽雯,雒晓东.
浅论《周易》动态思维与中医临床[J]
.中医杂志,2013,54(13):1166-1167.
被引量:1
8
邱洪蕾,岳妍.
口疮治验举隅[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4):642-643.
9
陈新,陈涤平,李文林.
甘温除热法源流与实质探讨[J]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3(4):3-5.
被引量:9
10
钟阳红,皮鹰,伍庆华.
从“脾统四脏”谈“治未病”[J]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27(1):20-22.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9
1
孙世发.
试论方剂学内涵与外延[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1(2):84-86.
被引量:8
2
姚杰良,黎忠民,李菊芳.
《伤寒论》量化煎服初探[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1):14-16.
被引量:2
3
梁华龙.
少阴少阳枢机证治异同论[J]
.河南中医,2008,28(4):12-13.
被引量:15
4
刘华东.
论方剂的内涵[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5):327-330.
被引量:4
5
高博禹,吕爱平.
仲景脾胃学说探析[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11):196-197.
被引量:3
6
彭浩,姚真,王晶晶,蔡敏,岳小强.
《伤寒论》中芍药考[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2):496-498.
被引量:12
7
吴钟琴,郭志华.
从脾胃枢纽学说浅析和法与寒热并用之相关性[J]
.中医药导报,2015,21(7):95-97.
被引量:10
8
马凯,王四平,李雅歌,康素刚,周雨慧,刘宇,师旭亮.
李士懋临证应用桂枝汤经验探析[J]
.中医杂志,2020,61(8):669-671.
被引量:15
9
吴敏,郭静,张虹亚,刘涛峰,刘小平,孙洪波,王建锋,曹宇,章纬.
加味桂枝汤治疗寒冷型荨麻疹风寒束表证30例临床观察[J]
.中医杂志,2020,61(19):1717-1720.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2
1
胡渊龙,罗伟康.
基于数据挖掘的和解剂新定义研究[J]
.中医药导报,2017,23(24):47-48.
被引量:4
2
任振杰,张业.
桂枝汤新解[J]
.河南中医,2022,42(4):498-501.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胡渊龙,罗伟康.
基于数据挖掘的理脾阴法治疗虚劳(重症迁延期)规律探讨[J]
.中国中医急症,2018,27(4):573-575.
被引量:5
2
胡渊龙,左倩倩,张文.
从体用一源论理脾阴法内涵[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8,27(9):3-4.
被引量:6
3
廖娟,王建超,玉叶,文彬,邓鑫,林江.
人工智能在名老中医传承中的应用[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35(4):1671-1674.
被引量:11
4
庞异凡,刘芳.
桂枝汤“和法”治疗儿科疾病验案举隅[J]
.中国处方药,2023,21(4):125-127.
5
刘德,蒲婷婷,孙晨阳,徐媛,陈静萱,刘宇.
从权衡疗效与风险探讨仲景的临证决策[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46(7):949-953.
6
李小虎,张雅静,李跃进.
桂枝汤方证探讨[J]
.中国民间疗法,2024,32(2):12-14.
7
桑永浩,宋立群.
桂枝汤类方在风湿痹病中的应用[J]
.河南中医,2024,44(4):490-492.
被引量:1
8
张伟,李国臣,黄美松.
藏象学说视野下营卫系统的总体构建[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24,36(5):844-848.
9
李旋,蒋重宁,刘春艳.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蛋白模块分析桂枝汤防治冻伤作用机制[J]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2024,26(4):253-259.
10
王佳,王冬梅,木本荣.
基于CiteSpace的四逆散研究知识图谱分析[J]
.中医学,2022,11(5):774-783.
1
卞一明.
从“小建中汤”与“肾气丸”两方谈仲景治虚劳要略[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4,11(4):3-4.
被引量:6
2
陈文君.
慢性肾炎从小肠论治体会[J]
.实用中医药杂志,1998,14(9):31-31.
3
周莺歌.
建中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0例[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0):140-140.
被引量:7
4
赖锐冰.
芪连建中汤治疗慢性胃炎43例分析[J]
.福建医药杂志,2002,24(6):122-122.
5
官佳意,陶波.
解郁祛湿建中汤治疗湿热型慢性鼻窦炎临床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8).
6
张光福.
使用党参建中汤治疗胃溃疡的效果观察[J]
.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6):133-134.
被引量:2
7
赵光青,张智.
小针刀治疗颈性眩晕56例临床观察[J]
.中国药业,2012,21(A02):323-323.
8
魏晓萍.
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体会[J]
.吉林中医药,2000,20(4):18-18.
被引量:1
9
隗合坤,韩臣子.
健运脾胃法用于胆石症200例分析[J]
.北京中医,1996,15(4):36-37.
被引量:1
10
蓝华生,沈新民.
健运脾胃为主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J]
.江苏中医,1994,15(3):15-15.
被引量:2
中医药导报
2012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