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明代的士大夫、士大夫家族及其关系网络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士大夫是科名、功名的占有者,是知识的拥有者,是社会声望的享有者。明代的士大夫大多借助于科举一途,形成世代簪缨的科举家族,且具有地域性的特征。作为一个特殊的知识群体,通过地缘、姻缘、师生、同年、文社声气等,明代的士大夫构成一个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进而影响到朝内之政,形成"门户",甚或"朋党"。
作者
陈宝良
机构地区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8-94,共7页
Fujian Tribune
关键词
明代
士大夫
士大夫家族
关系网络
分类号
K248 [历史地理—历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42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2
1
陈确著..陈确集 1[M],1979.
2
何冠彪著..生与死 明季士大夫的抉择[M],1997:297.
同被引文献
142
1
张云武.
社会流动与流动者的关系网络[J]
.社会,2009,29(1):122-141.
被引量:5
2
王岳川.
布迪厄的文化理论透视[J]
.教学与研究,1998(2):40-45.
被引量:63
3
萧琦.
沙龙与法国大革命[J]
.历史教学问题,2006(2):81-83.
被引量:4
4
叶中强.
从城市边缘走向文坛中心——“亭子间作家”及其文化释义[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6(5):15-20.
被引量:6
5
马俊江,王燕.
从政前后刘大白的交游、心态与身份寻求——从《当代诗文》说起[J]
.新文学史料,2007(1):137-151.
被引量:1
6
周勇.
大学教授的学术生活空间——以蔡元培、胡适与顾颉刚为例[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5(2):16-25.
被引量:7
7
蒋维乔:《高公梦旦传》,载《商务印书馆九十五年》,第50页.
被引量:2
8
翟学伟.中国人际关系网络中的平衡性问题,一项个案研究[J].社会学研究,1996,(3).
被引量:10
9
郑伯奇.《怀念郁达夫》[A].陈子善编.《逃避沉沦》[C].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15、22页.
被引量:2
10
张意.《文化与区分》,《文化研究》第4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第47页.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4
1
胡悦晗.
朋友、同事与家人:家庭生活与社会关系网络的建构——以民国时期上海知识分子为例(1927~1937)[J]
.开放时代,2012(11):32-53.
被引量:1
2
刘希洋.
明代士大夫日常生活中的自我救疗与养护探论[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6):131-143.
被引量:3
3
冯贤亮.
士人生活的变革:明清之际的社会与政治演替[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0(1):168-181.
被引量:5
4
匡咏秋,王晨.
吴门画派的书画酬酢与明代江南文人社会文化网络构成[J]
.江苏社会科学,2024(1):222-231.
二级引证文献
9
1
刘文鹏,逄勃.
2019年清史研究综述[J]
.清史研究,2021(1):136-156.
被引量:1
2
张松梅,王洪兵.
明清之际知识精英的乡土回归与秩序重构[J]
.东岳论丛,2021,42(4):155-167.
被引量:1
3
陈玲.
清中叶江南城市文化的文学记忆书写与构建——以《浮生六记》为中心[J]
.都市文化研究,2024(1):268-282.
4
罗浩,张靖,熊益亮,张其成.
明代社会养老与中医养生著作繁荣的关联[J]
.中医杂志,2018,59(15):1268-1271.
被引量:3
5
周小伟.
迷失与解脱:浅谈《儒林外史》举业崇拜下的士人生态[J]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2):119-124.
6
李斌.
周瘦鹃的家庭生活美学[J]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7(5):61-67.
7
张敏.
2019-2021年明清史研究的进展、热点与趋势--以“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数据库”为基础[J]
.学术研究,2022(9):143-159.
8
向俊丞.
明代地方医学变革述论——以吕坤为中心[J]
.历史教学问题,2022(6):52-58.
被引量:1
9
刘辉.
明清时期永州的地方医者及其书写——以地方志为中心的考察[J]
.上海地方志,2023(1):54-66.
被引量:2
1
李云根.
北宋宰辅家族与外戚联姻探析[J]
.安顺学院学报,2015,17(5):105-107.
2
散叶[J]
.国家人文历史,2012(13):13-13.
3
基圣军.
浅论《颜氏家训》中反映的儒家经学及思想在当时的存在方式[J]
.文艺生活(中旬刊),2010(2):43-44.
4
陈宝良.
明清易代与江南士大夫家族的衰替[J]
.社会科学辑刊,2011(3):126-136.
被引量:1
5
常建华.
明后期社会风气与士大夫家族移风易俗--以山东青州邢玠家族为例[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6(4):1-9.
被引量:3
6
张小平.
宋朝文官士大夫家族的缩影——以对宋代晋江曾公亮家族考察为主[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9(2):64-66.
被引量:2
7
远藤隆俊.
宋代士大夫家族的秩序与构造——范氏十六房的形成[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115-126.
被引量:4
8
王美华.
承古、远古与变古适今:唐宋时期的家礼演变[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1(4):127-133.
被引量:7
9
王仁磊.
印刷术通行前中原私家藏书文化初探[J]
.文学界(理论版),2012(5):245-246.
被引量:1
10
马斗成.
宋代眉山苏氏的家庭教育[J]
.文史杂志,2005(6):19-23.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