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体验美国高等工程教育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以有效试行"卓越计划"为目标,着重体验并考察与美国产业紧密关联的两所大学的工程教育理念、实践与成效,借"他山之石",更好地开展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培养未来工程师。
作者
鲁嘉华
成琼
何法江
机构地区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务处
出处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1-92,共2页
China University Teaching
基金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促进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为目标的‘卓越计划’运行机制研究"(B11060)阶段成果
关键词
美国
高等工程教育
卓越计划
分类号
G649.71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8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28
1
黄亚妮.
德国高等工程教育模式改革的特点及其启示[J]
.教育与经济,2006,22(2):61-64.
被引量:22
2
王代华.
测控技术及仪器专业综合课程设计实践[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55(3):125-128.
被引量:24
3
王光明.
仪器与检测系统综合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7):112-115.
被引量:11
4
ITCarlow Prospectus 2011-2012[J].2011-1.
被引量:1
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 (2010-07-29). http: //www. gov. en/jrzg/ 2010 -07/29/ content 1667143.'htm, 2010.
被引量:1
6
形克超,李兴业.法国教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234-236.
被引量:1
7
杜娟.调查显示-去年大学本科毕业生专业对口率上升[EB/OL],http://news.cnwest.com/content/2011-06/09/content_4709299.htm.
被引量:1
8
徐瑞哲.上海调查:地方应用型本科本科院校占比过半[EB/OL],http://www.jyb.cn/high/gdjyxw/201110/t20111014-457880.html.
被引量:1
9
谭克扬.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因素[EB/OL].hap://cpc.people.com.on/n/2013/1127/c87228-23666219.html.
被引量:1
10
贾丛林.
工程教育认证的理念与经验[J]
.计算机教育,2009(3):34-39.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6
1
马小飞.
ITC合作办学对我国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启示[J]
.科技信息,2013(20):304-305.
2
马纪明,徐平,段斐,熊璋.
基于工程问题的工业科学实验课程探索与实践[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5):117-120.
被引量:6
3
李永华,刘红,邓子玉,杜晓明,张罡.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的教师素质要求[J]
.教育教学论坛,2014(9):275-276.
被引量:6
4
鲁嘉华.
应用型本科地方院校“专、兼”人才培养的思考[J]
.中国大学教学,2014(11):38-42.
被引量:10
5
毕云峰,杜清府,刘萍萍,周岩.
测控技术与系统课程内容体系构建与项目驱动型教学实践[J]
.课程教育研究,2015,0(3):4-5.
6
吴许俊,袁宝华,朱长水,贾波.
工程教育模式下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建设[J]
.计算机教育,2015(19):86-8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3
1
李旭,张为公.
基于科研项目的数字电路创新型实验教学改革[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1):168-171.
被引量:50
2
滕凯.
“卓越计划”青年教师的工程素质培养途径探索[J]
.教育教学论坛,2015(31):30-31.
3
曹正罡,武岳,范峰.
“卓越工程师计划”中土木工程类青年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和提升[J]
.教育教学论坛,2015(45):20-21.
被引量:1
4
徐平,钱政.
通用工程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8(6):100-105.
5
朱路平,邴乃慈,汪玲玲,朱志刚,王利军,于伟,解丽丽,谢华清.
应用型本科院校材料化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16,33(1):70-74.
被引量:6
6
马晓利,苏丽娜,王英波.
新疆环境工程专业建设现状及育人模式研究[J]
.广东化工,2016,43(13):278-279.
被引量:1
7
李素娟,柳丽霞.
强化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J]
.高等建筑教育,2016,25(5):130-133.
8
夏天,陈珊珊,周敏雄,汪红志.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36(3):181-184.
被引量:16
9
于小俸,彭蓬,孙蓉蓉.
地方院校现代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
.人才资源开发,2017,0(12):51-52.
10
许敏.
基于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8(10):27-28.
被引量:4
1
薛岩松,张超.
美国高等工程教育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启示[J]
.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2000,19(6):9-10.
2
李艳丽,赵荣宪,冯国杰.
美国高等工程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J]
.广西教育,2009(15):25-27.
被引量:1
3
彭涛.
美国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动向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9(1):90-91.
4
罗尧.
关于美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的分析与思考[J]
.中国建设教育,2010,0(Z4):41-44.
5
罗文,陈小兰,肖拥军,宋英明.
我国核专业研究生“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初探——以南华大学为例[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5,0(7):42-44.
被引量:1
6
罗福午.
学习的概念和工科大学生的学习观[J]
.中国建设教育,2006,0(7):36-40.
被引量:2
7
赵红亚.
试析美国高等工程教育的特征[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9(4):28-31.
被引量:7
8
赵婷婷,买楠楠.
基于大工程观的美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设置特点分析——麻省理工学院与斯坦福大学工学院的比较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2004,25(6):94-101.
被引量:156
9
胡金焱,綦建红.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成效[J]
.中国大学教学,2008(4):42-43.
被引量:5
10
康由发,姬卿,张敦整.
我校高职教育实训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5,11(4):102-105.
被引量:8
中国大学教学
2012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