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日异文化接受态度之比较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同样受异文化的辐射和影响,中日两个民族的接受态度不尽相同。文章以态度的三种成份(认知成份、感情成份和行为倾向成份)为视角,从中日两国对本土文化的自我评估和对异文化的理解、异文化传播方式对民族情感的影响,对异文化进行创造性转换的操作方式等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
作者
陈敏华
机构地区
上海外国语大学社科院
出处
《国际观察》
2000年第1期50-54,共5页
International Review
关键词
中国
日本
异文化
接受态度
认知
情感
行为倾向
分类号
G04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2
1
刘天纯著..日本现代化研究 日本现代化的奥秘何在?[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385.
2
吴潜涛著..日本伦理思想与日本现代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234.
同被引文献
7
1
林春雨.
基督教本土化进程及方式——以汕头市盐灶乡为个案[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9(S1):118-123.
被引量:2
2
森岛通夫.《日本为什么会成功》.156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
被引量:1
3
崔新京.《关于中国"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的文化思考》[J].日本研究,1999,(2).
被引量:1
4
涩泽荣一.《论语与算盘》.中文版,九州图书出版社,1994.
被引量:1
5
张捷.《奇迹与危机》,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
被引量:1
6
何明清,张静.
日语教育中异文化理解的理论探讨——以日本事情教育为例[J]
.职业时空,2011,7(6):144-146.
被引量:2
7
李小白.
基督教日本布教引发的思想冲突[J]
.日本研究,2002(4):49-57.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4
1
黎海波,孟广军,熊燕军.
基督教的传布和接受:近代日本与潮汕地区之比较[J]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3):29-30.
被引量:1
2
罗庆林.
中、日两国民族主义对早期现代化影响之比较[J]
.理论观察,2006(2):41-42.
3
全毅.
略论东亚的文化创新与经济发展[J]
.经济评论,2001(5):115-119.
被引量:1
4
赵永霞.
异文化理解在日语教学中的实践[J]
.科技资讯,2019,17(29):119-120.
二级引证文献
2
1
许振晓,王国新.
县域旅游发展模式的比较与剖析——对杭州三县(市)的实证研究[J]
.人文地理,2005,20(6):68-72.
被引量:20
2
张永广.
近代日本基督教学校与政府关系述略[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7(10):97-103.
被引量:1
1
杜莉.
中国对韩流文化的接受态度探析[J]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32(12):6-10.
2
楚素春.
中日异文化接受态度之比较[J]
.日本问题研究,2004,18(3):57-61.
被引量:2
3
宫敏燕,贺炳团.
多元文化条件下青年亚文化的构建[J]
.南方论刊,2009(9):101-103.
4
周文婧.
藏文化交际图式[J]
.商,2014,0(37):103-103.
5
伍志燕.
中国传统耻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及创新性发展[J]
.社科新视野,2014,0(C00):36-40.
6
王小梅.
小学生消极努力倾向的成因解读与对策探寻[J]
.小学德育,2009(17):36-37.
7
赵明.
试论中国传统儒学中的人文精神[J]
.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8(3):3-8.
被引量:3
8
何斌.
凝聚共治共享的价值共识[J]
.国家治理,2016,0(2):40-44.
被引量:4
9
王明科.
论传统与现代化之关系[J]
.理论与现代化,2005(3):4-9.
10
王岳川.
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文化精神[J]
.博览群书,2001(4):15-17.
被引量:6
国际观察
200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