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趋同化”是戏曲发展的必然过程--对“趋同化”现象及本质的思考 被引量: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凡是凝聚了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精粹的艺术品种必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可能由于一时的主客观原因而衰落,但必能伴随着这个民族文化自身的变迁而获得再生。我们呼唤的是趋同后的"异"。是在普遍趋同的基础上因传承的差异性、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审美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而形成的"异",是在经历了以地方风格的差异性为主的剧种——发展为以创作集体或个人的创作风格、表演风格为主的新的戏曲"剧种"。
作者 沈勇
机构地区 中国艺术研究院
出处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8-54,共7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3

  • 1彭克宏主编..社会科学大词典[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1216.
  • 2警惕戏曲的自我迷失.人民日报2008年11月24日. 被引量:1
  • 3廖奔.中国戏剧,2011,6. 被引量:1
  • 4乇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第117页. 被引量:1
  • 5王世贞.曲藻.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第27页. 被引量:1
  • 6张颖发.中国戏班史.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年第159页. 被引量:1
  • 7翼宿神祠碑记.中国戏曲志?江苏卷.中国ISBN中心,1992年第1000页. 被引量:1
  • 8马也著..戏剧人类学论稿[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300.
  • 9丁崇明.别关上文明与智慧的大门.人民日报.2011年8月12日第15版. 被引量:1
  • 10胡志毅.对话与沟通:两岸三地的华文戏剧的文化“亲和力”一从<红鼻子>在大陆的演出到第一届华文戏剧节.收于《神秘·象征·仪式:戏剧论文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第277-278页. 被引量:1

共引文献43

同被引文献20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