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学英语考核内容改革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语言测试对语言教学具有强大的反拨作用,完善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测试内容是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不仅对大学英语考核内容方面现存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设想和建议。
作者
曹莹
机构地区
辽宁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97-99,共3页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金
2009年度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关键词
大学英语考核
大学英语教学
考核内容
改革
分类号
H319.1 [语言文字—英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6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24
同被引文献
24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4
1
王世庆.
口试先行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探索[J]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3(3):72-76.
被引量:11
2
辜向东.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对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反拨效应实证研究[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3(4):119-125.
被引量:109
3
高艳.外语之声[M].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被引量:1
4
杨慧中.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效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26
1
金艳.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口语考试对教学的反拨作用[J]
.外语界,2000(4):56-61.
被引量:199
2
陈静,车丽娟.
论测试模式变革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J]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1999(6):82-85.
被引量:4
3
岑建君.
我国高校外语教学现状[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31(1):4-7.
被引量:260
4
杨民生.
探讨大学英语说的能力测试[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0(2):133-136.
被引量:3
5
辜向东.
怀疑与误解——评《文汇报》文章“要素质还是应试”[J]
.外语界,2002(6):66-70.
被引量:23
6
金艳,郭杰克.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非面试型口语考试效度研究[J]
.外语界,2002(5):72-79.
被引量:97
7
岑建君.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着眼于未来[J]
.外语界,1998(4):12-17.
被引量:63
8
辜向东,张凤侗.
四、六级考试与大学英语教学[J]
.外语与外语教学,1997(6):56-56.
被引量:6
9
韩其顺,陆慈,董亚芬.
全面贯彻教学大纲,努力提高教学质量[J]
.外语界,1995(1):44-49.
被引量:36
10
彭冠三,赵沛然.
改革四、六级考试模式 切实抓好英语基本功训练[J]
.外语研究,1995(2):62-65.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24
1
单楠.
对新设本科院校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的调查研究——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为例[J]
.现代英语,2020(6):70-72.
2
杨培绒.
TEM4听力部分对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的反拨效应实证研究[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5(1):123-127.
3
王腾腾.
高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的反拨效应研究[J]
.科教导刊,2021(23):57-59.
4
吴文梅.
口译测试的反拨效应实证研究——以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为例[J]
.翻译界,2021(2):43-62.
5
孟荣新.
改革考核模式 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
.中国成人教育,2007(6):182-183.
被引量:5
6
杨美文.
课堂教学活动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研究[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13):93-94.
7
付瑶.
从教师角度调查大学英语四级听力考试的反拨作用[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9):50-51.
被引量:3
8
付瑶.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对视听说教学的反拨效应[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0):127-128.
被引量:1
9
陈琳.
浅谈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反拨作用[J]
.魅力中国,2009,0(31):197-197.
10
陈明洁.
基于语篇分析的阅读理解测试设计——PRETCO—A阅读理解设计的研究[J]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6(4):125-126.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4
1
孟荣新.
改革考核模式 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
.中国成人教育,2007(6):182-183.
被引量:5
2
刘黛琳,张剑宇.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现状调查与改革思路[J]
.中国外语,2009,6(6):77-83.
被引量:525
3
何克抗.
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74-81.
被引量:2370
4
李池利.
论多媒体教学模式应用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5):769-772.
被引量:7
5
姜大源.
职业教育的考试方法论[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3(34):1-1.
被引量:58
6
Harmer J. 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M].Longman,1983.
被引量:1
7
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被引量:1
8
李欣.
浅谈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及其应对措施[J]
.中国科技信息,2008(4):227-228.
被引量:15
9
杨海莉.
谈如何把形成性评价运用在英语教学中[J]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2(1):107-109.
被引量:3
10
王雪芹.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问题与模式[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1(Z6):106-107.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9
1
郑军.
艺术、体育类大学生英语教学改革探究[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2(8):187-188.
2
侯书华.
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析[J]
.文学教育(中),2012(12):51-52.
被引量:1
3
关宜.
行业英语考核模式改革研究——以“酒店行业英语”为例[J]
.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3(5):87-88.
被引量:1
4
王立群,朱雪莲.
行业英语视角下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评价改革[J]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45-46.
被引量:2
5
段朋玲.
民办高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外语评价体系探讨[J]
.现代经济信息,2018,0(5):451-451.
被引量:1
6
段朋玲.
民办高校外语教学评价体系探析[J]
.现代经济信息,2018,0(22):419-419.
7
谢剑华.
生源多样化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考核改革研究——以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为例[J]
.校园英语,2018,0(51):65-66.
8
李红梅.
大学英语考核方式与中学之差异及其影响[J]
.海外英语,2012(4X):52-53.
9
段朋玲.
民办高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外语评价体系探讨[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34(5):279-279.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6
1
袁娟娟.
改进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措施研究[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3):20-20.
2
高洁.
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探究[J]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2(3):91-93.
3
张丽超,李婵.
行业英语课程开放性考核模式的探索和实践研究——以《电子商务英语》课程为例[J]
.才智,2016,0(35):141-141.
4
盛程.
形成性评价在国内高校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新一代(理论版),2018,0(21):20-20.
5
王可,魏尼亚.
翻转课堂模式下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策略探讨[J]
.高教学刊,2019,0(22):47-49.
被引量:1
6
高洁.
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探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33(9):382-382.
被引量:1
1
王超.
大学英语课程考核内容改革与文化知识构建[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6):104-106.
2
韩红.
关联理论在高职英语阅读理解中的应用[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9(9):202-203.
3
贾清艳,张祝祥.
大学英语考核模式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6):110-111.
被引量:7
4
许洪巧.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考核办法探索[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16(6):161-162.
被引量:2
5
肖安溥.
翻译课内容改革谈[J]
.中国翻译,1988(5):31-33.
6
芦京昌.
高职语文教学之我见[J]
.教育与职业,2005(23):65-66.
被引量:4
7
青松.
自考速递《高级英语》——完成填空的考核内容[J]
.英语沙龙(高中),2006,0(2):8-9.
8
郭士香.
学习风格的研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
.辽宁高职学报,2004,6(1):151-153.
被引量:5
9
吴世雄,陈维振.
中国模糊语言学的理论研究述评[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76-81.
被引量:38
10
夏春燕,晏晓蓉.
社会需求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9(6):57-59.
被引量:21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