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戎昱入蜀前后行踪及部分诗歌的系年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唐诗人戎昱,以其才秀调婉的诗歌,干预生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生活时代的社会现实和他个人的追求,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认识作用.
作者
黄慕白
出处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1994年第1期39-43,共5页
Journal of Mianyang Teachers' College
关键词
戎昱
中唐诗人
蜀中
认识作用
才秀
剑南道
《唐才子传》
岑参
全唐诗
贞元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
1
杨国宜,陈慧群.
唐代文人入幕成风的原因[J]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19(3):332-340.
被引量:2
2
李军.
戎昱诗论[J]
.渤海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4(4):36-40.
被引量:2
3
金滢坤.
中晚唐及第举人入幕的若干问题[J]
.学术月刊,2008,40(1):126-133.
被引量:2
4
金滢坤.
略论中晚唐及第举人入幕的程序与方式[J]
.人文杂志,2008(3):151-156.
被引量:1
5
杨军.
戎昱籍贯考辨[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6(6):36-39.
被引量:1
6
金滢坤.
中晚唐及第举人入幕的影响[J]
.文化学刊,2008(6):96-104.
被引量:3
7
苑汝杰,张金桐.
唐代河朔幕府纳士与士人入幕心理[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3(1):42-45.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许智银.
戎昱离别诗研究[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73-74.
2
陈文丽.
戎昱入幕考及其入幕心态分析[J]
.文学界(理论版),2012(1):113-117.
1
姚晓明.
思归情怀一梦中——戎昱《旅次寄湖南张郎中》赏析[J]
.小学生之友(阅读写作版)(下旬),2010(12):18-18.
2
孟修祥,唐国华.
屈宋式的生命关怀——论戎昱诗[J]
.荆州师专学报,2000,23(3):46-50.
3
许智银.
戎昱离别诗研究[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73-74.
4
马钦娟,黄鹏.
鲍照其人其诗探析[J]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9(1):110-112.
5
刘艳云.
浅谈戎昱乐府与绝句的艺术价值[J]
.时代教育,2008(5):16-16.
6
孟宪文.
“形式”在艺术表达中的位置与意义[J]
.文艺研究,2005(5):150-151.
被引量:3
7
殷实.
现实主义的噩梦[J]
.长城,1997,0(1):124-126.
8
袁文殊.
学习与掌握电影美学十分必要[J]
.文艺研究,1983(1):17-18.
9
刘朝晖.
一草一木皆有情——唐代诗人戎昱《移家别湖上亭》赏析[J]
.小学生之友(阅读写作版)(下旬),2013(4):17-17.
10
方华.
天凉好个秋[J]
.四川文学,2015,0(2Z):54-54.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199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