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机会成本高——富余人员分流之难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国有企业(包括煤矿)富余人员,成了企业发展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三大难题(过度负债、企业办社会)之一。如何分离企业富余人员,理论界、企业界多年探讨,仍未找出可操作方案。共识的阻力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职工受传统观念束缚,社会再就业岗位缺乏等。但是。
作者
陈兰生
机构地区
河南省平顶山矿务局高庄矿
出处
《中国煤炭工业》
1996年第11期25-26,共2页
China coal industry
关键词
机会成本
富余人员分流
国有企业职工
就业岗位
创造财富
企业发展
社会保障制度
难点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过度负债
分类号
F272.92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
沈为民.
国有商业企业再就业工作的研究[J]
.上海劳动保障,2002(12):23-25.
2
段友勋.
再就业工程及富余人员分流的途径[J]
.航天工业管理,1999(3):9-10.
3
黄立荣.
明确主渠道 拓宽新思路——企业富余人员分流、消化之思考[J]
.学习与实践,1989(9):36-38.
4
张长源,叶海生.
国有企业富余人员的分流与再安置[J]
.时事报告,1997(7):31-35.
5
朱义友.
企业富余人员再就业工程浅议[J]
.四川劳动保障,1996,0(11):13-14.
6
宋东涛.
关于企业办社会的剥离问题——兼论社会保障体制的配套改革[J]
.经营管理者,1995(12):8-10.
被引量:2
7
杨达清.
企业富余人员分流途径谈[J]
.四川劳动保障,1999,0(11):8-8.
8
代礼忠,万秀丽.
如何放活小企业──从诸城模式说起[J]
.发展,1997,0(1):15-16.
9
段科锋.
国有企业富余人员分流的条件与对策[J]
.理论月刊,1998(8):80-82.
10
黄贵明.
北京人,是转变就业观念的时候了[J]
.中国就业,1996,0(6):14-14.
中国煤炭工业
1996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