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与优化──职教“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
出处
《教育导刊(上半月)》
2000年第6期35-37,共3页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参考文献3
-
1刘春生.职教课程改革目标取向研究[J].职业,1999(2):7-9. 被引量:27
-
2施良方著..课程理论 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337.
-
3尚凤祥著..现代教学价值体系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55.
共引文献26
-
1王明伦.高职教育课程设置定位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1,22(6):51-53. 被引量:19
-
2童春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问题探讨[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2(7):49-50. 被引量:3
-
3李华,雷世平.中职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目标取向和模式[J].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19(7):7-10. 被引量:5
-
4王华女.论人格、技术、能力“三位一体”——构建我国职业培训的新模式[J].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20(10):5-8. 被引量:4
-
5唐梁兵,郭小华.PDCA循环法在中职教育课程设置中的运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6(1):74-75. 被引量:2
-
6郭小华,唐梁兵.PDCA循环方法在中职课程设置中的运用[J].职业技术教育,2005,26(35):34-36. 被引量:2
-
7黎晓伟.试论高职应用型外语人才的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2006(9):27-28. 被引量:7
-
8姚业华.以技能培养为核心有效促进实训教学[J].中国科技信息,2006(20):247-248. 被引量:2
-
9甄卫京.简析技工教育课程模式与课程结构的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06(12):50-51. 被引量:1
-
10王前新,严权.高职人格本位课程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26):16-18.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10
-
1王阜存,侯世勋,张唯冰,张馥罡,刘青松.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与趋势[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25(S1):171-173. 被引量:23
-
2陈东岗.对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35(5):73-74. 被引量:42
-
3苟定邦,董林,聂东风,杭兰平,林华.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5):679-680. 被引量:77
-
4冯化平.马斯洛成功人生经典[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 被引量:2
-
5李金龙,王晓刚.对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审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1):1528-1530. 被引量:62
-
6李大川.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及发展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2):127-127. 被引量:5
-
7胡小善,蒋国权.从职业生涯规划视角探析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J].贵州体育科技,2008(1):65-67. 被引量:3
-
8杨学明.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26(5):43-45. 被引量:22
-
9吴忠义,高彩云.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反思与对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26(3):48-50. 被引量:42
-
10黄克孝,郭扬,石伟平,严雪怡.构建21世纪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J].职教论坛,2004,20(1):9-12. 被引量:13
-
1朱桂英.我国第一本有关职教课程模式的专著——评介《“宽基础、活模块”的理论与实践》一书[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0(2):27-27.
-
2曾令奇.我国几种职教课程模式之比较分析[J].机械职业教育,2005(10):6-8. 被引量:1
-
3刘琪.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浅探[J].辽宁高职学报,2004,6(4):21-22.
-
4潘望远.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2(11):49-50.
-
5柳和玲.物流管理专业集群式模块课程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20(4):48-49. 被引量:16
-
6刘春生.职教课程改革的目标取向[J].交通职业教育,1998,0(5):4-7.
-
7杨黎明.职教课程模式的探讨[J].机械中专,1995(8):9-11.
-
8唐海燕.现代职业教育课程的弊端及改革要点分析[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6,20(1):131-132. 被引量:1
-
9唐海燕.现代职业教育课程的弊端及改革要点分析[J].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1):13-15.
-
10栗丽娟,苑春鸣,王鸣,张晓娟.国内外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对比研究及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08,21(4):41-44.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