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跨过时间的“窄门”——谈余华的长篇小说《兄弟》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我的书桌上,与崭新、惹眼的《兄弟》放在一起的是两本朴素、陈旧的《别林斯基选集》,我并非故意将两者混为一团,只是偶然放在一起。
作者
周立民
出处
《上海文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6-63,共8页
Shanghai Literature
关键词
余华
长篇小说
中国作家
作品
许三观
文学趣味
文学进化论
光头
文学史
中年写作
分类号
I207.425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1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49
参考文献
1
1
余华著..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161.
同被引文献
21
1
余华,杨绍斌.
“我只要写作,就是回家”[J]
.当代作家评论,1999(1):4-13.
被引量:148
2
李劼.
论中国当代新潮小说的语言结构[J]
.文学评论,1988(5):110-118.
被引量:40
3
赵毅衡.
非语义化的凯旋——细读余华[J]
.当代作家评论,1991(2):33-38.
被引量:69
4
樊星.
人性恶的证明——余华小说论(1984—1988)[J]
.当代作家评论,1989(2):76-81.
被引量:25
5
昌切.
先锋小说一解[J]
.文学评论,1994(2):84-89.
被引量:5
6
余华,张清华.
“混乱”与我们时代的美学[J]
.上海文学,2007(3):83-89.
被引量:21
7
高玉.
余华:一位哲学家[J]
.小说评论,2002(2):87-92.
被引量:9
8
洪治纲.
悲悯的力量——论余华的三部长篇小说及其精神走向[J]
.当代作家评论,2004(6):20-37.
被引量:63
9
余华.
我的文学道路——在苏州大学“小说家讲坛”上的讲演[J]
.当代作家评论,2002(4):4-19.
被引量:43
10
余华,王尧.
一个人的记忆决定了他的写作方向[J]
.当代作家评论,2002(4):19-30.
被引量:57
引证文献
3
1
李中华.
从“可写的文本”到“可读的文本”——余华创作新论[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3):71-74.
被引量:1
2
陈思和.
从“少年情怀”到“中年危机”——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一个视角[J]
.探索与争鸣,2009(5):4-11.
被引量:45
3
许松盛.
论余华小说中的暴力与人性[J]
.青年作家(中外文艺),2011(4):17-23.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49
1
黄江苏.
“80后”作家研究:质疑、出路与价值[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2(1):92-99.
2
李萌羽,常鹏飞.
主体认同、个人史与生命的辩证法——论王蒙新作《笑的风》[J]
.当代作家评论,2021(1):95-101.
被引量:1
3
郜元宝.
另类“老年写作”·超文本·精神反刍·迟到的主题翻转——读王蒙长篇新作《笑的风》[J]
.当代作家评论,2021(1):86-94.
被引量:2
4
王秀杰.
略论青春心态在20世纪50—70年代文学中产生的精神渊源[J]
.新闻爱好者,2012(10):87-88.
5
张丽军.
新世纪中国文学陷入“中年危机”了吗——与陈思和先生商榷[J]
.探索与争鸣,2009(8):24-26.
6
文贵良.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J]
.学术月刊,2010,42(3):152-155.
被引量:2
7
陈思和.
对新世纪十年文学的一点理解[J]
.文艺争鸣,2010(4):6-10.
被引量:16
8
梁艳.
“归来”与“走出”——试论中国“新世纪文学”与世界[J]
.文艺争鸣,2010(4):20-22.
9
徐杨,王确.
生活、身体以及文学消费——“新世纪文学”的婚恋叙事[J]
.文艺争鸣,2010(10):25-29.
10
沈晴.
论当代写作“个人化”概念的意义建构与中国文学精神传统[J]
.河南社会科学,2010,18(6):159-161.
被引量:1
1
张同铸.
中国现代文学中自然主义与写实主义之反思[J]
.贵州社会科学,2005(4):109-112.
2
骆兵.
试论李渔对公安“三袁”文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J]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21(3):54-58.
被引量:1
3
金华.
文学进化论质疑[J]
.重庆师专学报,2001,20(1):12-15.
被引量:1
4
刘志,王北平.
多重话语权力交织下的文学史写作——对钱钟书为何没能写出一部文学通史的探求[J]
.宜宾学院学报,2008,8(1):27-29.
5
唐利群.
进化论:新文学史叙述的生成[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66-70.
被引量:1
6
张启成.
论《商颂》为商诗补证[J]
.贵州文史丛刊,1996(5):38-43.
被引量:3
7
杜霞.
从留学生到新移民:身份焦虑与文学进化论[J]
.文艺研究,2009(11):161-163.
被引量:3
8
孙媛.
“回家”:钱钟书对文学现代性的独特思考[J]
.河北学刊,2014,34(3):81-84.
9
王文勇.
科学主义与胡适的文学观[J]
.柳州师专学报,2011,26(1):51-53.
10
罗新河.
文学是存在判断与价值判断的综合——论钱钟书对文学进化论的质疑[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7(6):72-75.
上海文学
2006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