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淮北地区水稻倒伏原因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对淮北地区近几年水稻倒伏情况调查,分析水稻倒伏的主要原因,从品种选用、培育壮秧、平衡施肥、科学管水、防治病虫害等方面提出预防措施,以期为防止水稻倒伏提供参考。
作者
嵇东
孙妍
张正环
张正华
机构地区
江苏省灌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灌南县种子管理站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21期116-116,118,共2页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水稻
倒伏
原因
预防措施
淮北地区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8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44
同被引文献
62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8
参考文献
4
1
褚宏丽,陈桂华,殷丽娟.
水稻倒伏原因及防止措施[J]
.现代化农业,2007(5):44-44.
被引量:9
2
张存銮,黄宝林,徐小兰,刁凤玲.
水稻倒伏原因及防倒对策[J]
.作物杂志,2000(5):19-20.
被引量:19
3
杨波,杨文钰.
水稻抗倒伏研究进展[J]
.耕作与栽培,2011,31(2):1-5.
被引量:19
4
李荣田,姜廷波,秋太权,崔成焕,龚振平.
水稻倒伏对产量影响及倒伏和株高关系的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1996(1):13-17.
被引量:114
二级参考文献
58
1
刘乃生,孙维忠,肖免.
水稻不同施氮方式对产量的影响[J]
.黑龙江农业科学,1994(6):5-8.
被引量:8
2
王爱英.
钾素对水稻生理功能的影响浅析[J]
.山西化工,2005,25(1):35-36.
被引量:16
3
田保明,杨光圣.
农作物倒伏及其评价方法[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7):111-114.
被引量:123
4
黄炳羽.
冬小麦的次生根性状与倒伏抗性[J]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1995(2):31-34.
被引量:5
5
王勇,李晴祺.
小麦品种抗倒性评价方法的研究[J]
.华北农学报,1995,10(3):84-88.
被引量:106
6
汤日圣,吴鹤鸣,张金渝,吴光南.
多效唑防止水稻倒伏的原因剖析[J]
.植物生理学通讯,1989,25(1):23-26.
被引量:21
7
李荣田,姜廷波,秋太权,崔成焕,龚振平.
水稻倒伏对产量影响及倒伏和株高关系的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1996(1):13-17.
被引量:114
8
谭震波,沈利爽,况浩池,陆朝福,陈英,周开达,朱立煌.
水稻上部节间长度等数量性状基因的定位及其遗传效应分析[J]
.Acta Genetica Sinica,1996,23(6):439-446.
被引量:45
9
甄英肖.
水稻倒伏与植株体内N,K含量及淀粉运转关系的研究[J]
.河北农垦科技,1996(4):8-14.
被引量:1
10
潘瑞炽.水稻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212-250.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144
1
廖遥.
水稻倒伏的原因与防治措施[J]
.农技服务,2008,25(8):57-58.
被引量:3
2
顾大路,朱云林,徐建明,王红军,杜小凤,王伟中,沈其荣.
复配抗倒剂在水稻后期应用的生物效应[J]
.江苏农业科学,2004,32(4):27-29.
被引量:9
3
关玉萍,沈枫.
水稻抗倒伏能力与茎秆物理性状的关系及对产量的影响[J]
.吉林农业科学,2004,29(4):6-11.
被引量:75
4
张秋英,欧阳由男,戴伟民,禹盛苗,庄杰云,金千瑜,程式华.
水稻基部伸长节间性状与倒伏相关性分析及QTL定位[J]
.作物学报,2005,31(6):712-717.
被引量:58
5
孙玉友.
水稻抗倒伏性状的通径分析[J]
.中国林副特产,2006(1):13-14.
被引量:1
6
周丽华.
水稻茎秆性状与抗倒伏关系的研究综述[J]
.中国稻米,2006,12(3):10-11.
被引量:22
7
周丽华,吴厚雄,刘辉,赵龙益,李光清,邓鑫,张德宁.
杂交水稻茎秆形态学优势性状与抗倒伏能力研究[J]
.种子,2006,25(6):10-13.
被引量:10
8
邓文,青先国,马国辉,艾治勇.
水稻抗倒伏研究进展[J]
.杂交水稻,2006,21(6):6-10.
被引量:48
9
周继勇,肖层林,王仁祥.
水稻抗倒性研究进展[J]
.作物研究,2006,20(5):388-392.
被引量:21
10
贺梅,张文忠,宋桂云,徐正进,张喜娟.
钾肥对高产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J]
.辽宁农业科学,2007(1):12-14.
被引量:18
同被引文献
62
1
关玉萍,沈枫.
水稻抗倒伏能力与茎秆物理性状的关系及对产量的影响[J]
.吉林农业科学,2004,29(4):6-11.
被引量:75
2
徐正进,张树林,周淑清,刘丽霞.
水稻穗型与抗倒伏性关系的初步分析[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4,40(5):561-563.
被引量:32
3
黄殿瑞.
水稻防倒三措施[J]
.河南农业,2000(5):21-21.
被引量:4
4
张秋英,欧阳由男,戴伟民,禹盛苗,庄杰云,金千瑜,程式华.
水稻基部伸长节间性状与倒伏相关性分析及QTL定位[J]
.作物学报,2005,31(6):712-717.
被引量:58
5
周本濂,冯汉保,张弗天,师昌绪.
复合材料的仿生探索[J]
.自然科学进展(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讯),1994,4(6):713-725.
被引量:11
6
李荣田,姜廷波,秋太权,崔成焕,龚振平.
水稻倒伏对产量影响及倒伏和株高关系的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1996(1):13-17.
被引量:114
7
田保明,杨光圣,曹刚强,舒海燕.
农作物倒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4):163-167.
被引量:99
8
王勇,向波,冼季夏,江立庚,张元昶.
水稻抗倒伏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
.广西农业科学,2007,38(2):141-144.
被引量:20
9
褚宏丽,陈桂华,殷丽娟.
水稻倒伏原因及防止措施[J]
.现代化农业,2007(5):44-44.
被引量:9
10
吴士平.
水稻倒伏的原因及补救措施[J]
.致富天地,2007(8):23-23.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2
1
苏章锋,薛俊,刘章军,代觉堂,吴培洋,袁运军,田红,黄永铭.
2017年潜江市水稻倒伏原因及预防措施[J]
.现代农业科技,2018(15):78-78.
2
齐龙昌,周桂香.
水稻抗倒伏性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19,47(9):19-22.
被引量:18
二级引证文献
18
1
解小明.
肥西县水稻倒伏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技术措施[J]
.现代农业科技,2019,0(14):53-53.
被引量:3
2
景婷婷,旦增塔庆,任淑娉,王登平,张新全,杨盛婷,陈仕勇,黄琳凯.
播期和播量对成都平原“英迪米特”燕麦饲草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J]
.草业科学,2019,36(10):2594-2600.
被引量:20
3
李文超.
寒地水稻倒伏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
.现代农业,2020(6):39-40.
被引量:5
4
Wang Xiaofei,He Xiuying,Lu Zhanhua,Liu Wei,Lu Dongbai,Wang Shiguang,Xue Jiao.
A Breeding Method for New Lodging Resistant Rice Varieties Based on Phenotype[J]
.Plant Diseases and Pests,2020,11(4):1-5.
被引量:2
5
陆展华,王晓飞,刘维,卢东柏,王石光,薛皦,何秀英.
优质稻粤农丝苗抗倒伏影响因素和遗传分析[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1,22(3):638-645.
被引量:9
6
王云泉.
寒地水稻倒伏的原因及防止措施[J]
.现代农业科技,2021(11):49-50.
被引量:3
7
万华雄.
浙优21茎秆抗倒伏性状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J]
.中国种业,2021(10):70-74.
被引量:3
8
王晓飞,陆展华,刘维,卢东柏,王石光,巫浩翔,方志强,何秀英.
“绿色革命”以来水稻抗倒伏研究进展[J]
.广东农业科学,2022,49(3):1-13.
被引量:16
9
王振昌,程鑫鑫,谢毅,洪成,胡萌,高云,游佳明,何雅婷,刘金晶,肖冰琦,郭相平.
不同水肥模式对籼稻和粳稻抗倒伏性能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2022,38(9):108-118.
被引量:6
10
黄玉珍,高凯歌,吕茹洁,占静,潘霞,曾勇军,商庆银.
减氮配施牡蛎壳粉对优质晚籼稻抗倒性能的影响[J]
.核农学报,2022,36(9):1860-1868.
被引量:5
1
唐晓庆,孔明生,孔宝贵.
甜荞麦高产栽培技术[J]
.农技服务,2009,26(2):14-14.
被引量:2
2
邵敏,张庆芬.
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0(15):95-95.
被引量:1
3
陈永明.
沿淮地区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9(18):58-58.
被引量:6
4
丁红皊.
无公害高蛋白大豆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9(10):165-165.
被引量:2
5
李树发,王传惠.
沿淮地区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2):64-65.
被引量:1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 第2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