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海外第二校园经历”研究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年来",海外第二校园经历"在国内日渐盛行,发展态势良好。本文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探讨了开展"海外第二校园经历"的优势和现实意义,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认为"海外第二校园经历"是基于开放式办学理念基础上的一项新举措,是促进教育国际化的有效途径和崭新平台,也是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模式。
作者
蔡彬彬
机构地区
浙江工业大学国际学院
出处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119-121,共3页
China Adult Education
关键词
教育国际化
海外第二校园经历
人才培养
分类号
G649.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55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2
1
梁秀梅,李斌,胡元木.
高校开展校际合作新举措的审视与思考——基于山东经济学院本科生“第二校园经历”的问卷调查与分析[J]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7,23(3):12-14.
被引量:11
2
刘复兴.
我国教育政策的公平性与公平机制[J]
.教育研究,2002,23(10):45-50.
被引量:147
二级参考文献
2
1
张人杰.
胡森论均等的不相容性[J]
.全球教育展望,1988,19(3):54-55.
被引量:14
2
程斯辉.
教育公平与国家安全[J]
.湖北教育(政务宣传),2003(18):46-47.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155
1
张莉曼.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改善策略[J]
.中国民族学,2018(1):71-77.
2
课题组.
杭州市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策略研究[J]
.教育发展研究,2005,25(20):46-52.
3
胡燕琴.
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点[J]
.现代教育论丛,2006(1):10-12.
被引量:2
4
李润洲.
试析教育公平的内在矛盾性[J]
.现代教育论丛,2005(1):10-13.
被引量:2
5
何莉娜.
在高师院校中加强平等观教育[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20(3):36-38.
6
杨琳.
浅析教育公平与效率[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8,0(33):10-12.
7
占建青.
论在我国实现义务教育机会均等的三个阶段[J]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3,22(S1):8-11.
被引量:1
8
曲正伟.
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中的政府责任视角[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3(4):30-35.
被引量:5
9
宋保忠.
平等教育权利视野下的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J]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21(1):1-3.
被引量:1
10
周琼.
网络教学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新契机[J]
.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5,18(1):37-40.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10
1
芭芭拉.M.柯姆,程化琴.
大学生国际流动对人力发展和全球理解的贡献[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3(1):11-15.
被引量:16
2
王宏,吴文虎.
清华实践教学“赛课结合”新思路[J]
.计算机教育,2006(7):10-12.
被引量:53
3
张建林.
“导生制”:规模效益的项目制本科研究性学习模式——华中科技大学Dian团队研究[J]
.中国大学教学,2007(5):4-10.
被引量:43
4
龚放.
现代大学通识教育之我见[J]
.上海高教研究,1997(2):46-50.
被引量:49
5
薛萍,张明平.个性化培养催生创造性成果--江苏大学探索培养创新型人才纪实[N].中国教育报,2011-10-17(01).
被引量:1
6
文东茅,陆骄,王友航.
出国学习还是校本国际化?--大学生国际化素质培养的战略选择[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8(1):17-26.
被引量:52
7
郭琛晖,李剑亮.
论教育国际化视野下“第二校园经历”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4):426-431.
被引量:3
8
赵炬明.
聚焦设计:实践与方法(上)——美国“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改革研究之三[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0(2):30-44.
被引量:132
9
黄华俨,李志红,李志佳.
校际交换生教育管理的问题与对策探讨——以厦门理工学院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2020(12):19-21.
被引量:1
10
罗英姿,陈小满,张佳乐.
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价模型构建与实证检验——基于学生发展相关理论[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0(2):171-177.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2
1
刘竞.
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几种模式[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5(4):72-74.
被引量:7
2
付娟,赵荣.
“第二校园经历”对学生发展的影响--质性研究视角[J]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22,32(5):58-63.
二级引证文献
7
1
路勇,郑洪涛,谭晓京,马修真,贾九斌.
“新工科”背景下能源动力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动力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建设实践为例[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67(S01):14-16.
被引量:31
2
刘红宁,朱卫丰,康胜利.
国内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献述评[J]
.中医教育,2014,33(3):4-8.
被引量:4
3
里红杰,赵昕,王智森,李宝营,兰振平.
以“创新实验班”为载体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J]
.科技创新导报,2015,12(3):147-148.
被引量:5
4
邹本存,潘忠文,宋文忠.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学生工作模式的构建[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8):64-66.
被引量:1
5
范雪,娄燕,程蓉.
“课程-竞赛-项目”的进阶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23(17):11-14.
被引量:9
6
卢米雪,张耀峰,雷俊丽,曾霞.
依托学科竞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21(6):109-112.
被引量:1
7
于冬梅.
学—研—赛联动的“数学建模”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2024(32):86-89.
1
谢维和.
坚持对外开放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改革开放30年清华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实践和经验[J]
.中国高教研究,2009(1):1-3.
被引量:7
2
范雄飞.
独立学院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初探[J]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4):100-102.
被引量:5
3
张云鹰.
开放管理以“正”治校[J]
.人民教育,2014(17):67-68.
4
宋远航.
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 创建一流地方综合性大学[J]
.中国高教研究,2006(7):9-11.
被引量:2
5
陈雪钧,李莉.
大学生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策略探讨[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20(2):93-95.
被引量:4
6
张碧晖.
我的高职教育实践[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28(11):1-3.
7
侯俊平.
树立开放式办学理念 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J]
.中国高教研究,2002(3):73-74.
被引量:7
8
战国科,何灵敏,周永霞.
计算机软件外包人才教学探索[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32(S2):291-291.
9
汪永高,沈新颖,师皓宇.
基于教育国际化和教育信息化的高等教育双轮驱动模式研究[J]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12(5):112-115.
被引量:1
10
魏炜,赵云.
搭建国际化培养平台 促进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J]
.教育教学论坛,2016(36):1-2.
被引量:6
中国成人教育
2011年 第1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