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网络传播中公共性的流失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哈贝马斯在他的《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中提到:“公共性本身表现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即公共领域,他和私人领域之间是相对立的。有些时候,公共领域说到底就是公众舆论领域,它和公共权力机关直接相抗衡。
作者
郭晶
机构地区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处
《青年记者》
2011年第19期32-33,共2页
Youth Journalist
关键词
公共性
网络传播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公共权力机关
哈贝马斯
私人领域
公众舆论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33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蒋谢尔.
新媒体事件:“网络最优化”倾向与“公共领域”建构[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17(5):34-37.
被引量:8
2
(德)哈贝马斯(Juergen,Habermas)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354.
二级参考文献
2
1
尹鸿伟.
宣传部门不能墨守成规[J]
.南风窗,2009(14):14-16.
被引量:3
2
郭镇之.
舆论监督、客观性与新闻专业主义[J]
.电视研究,2000(3):70-72.
被引量:49
共引文献
7
1
牛元梅.
2010年媒介事件研究综述[J]
.今传媒,2011,19(9):38-39.
2
邸洪旗,孙永兴.
论“新媒介事件”之“新”[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29):176-177.
3
李佩.
“网络推手”制造热点事件的路径及应对策略[J]
.中国出版,2012(21):51-54.
被引量:4
4
孙永兴.
涉诉类新媒体事件的传播特征及其功能分析——以2005-2011年公布的影响性案例为切入点[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2(1):138-141.
被引量:2
5
胡建平.
浅析网络媒体在我国的发展状况[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0(32):296-296.
6
孙永兴.
涉诉类新媒体事件与我国司法民主的实现[J]
.中国报业,2012,0(12X):137-138.
被引量:2
7
王健.
从新闻“事件”到融合“景观”——基于媒介融合的新媒体事件传播规律研究[J]
.新媒体研究,2020,6(2):15-19.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33
1
董彦君.
网络舆情视角下社会化媒体的公共性[J]
.新闻爱好者,2012(5):15-16.
被引量:1
2
陈洁.
BBS:中国公共领域的曙光[J]
.中国青年研究,1999(5):52-54.
被引量:17
3
时和兴.
复杂性时代的多元公共治理[J]
.学术前沿,2012(4):16-24.
被引量:28
4
蔡虹.
网络空间的警世预言[J]
.互联网周刊,2004(39):75-75.
被引量:2
5
郭光华.
论网络舆论主体的“群体极化”倾向[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33(6):110-113.
被引量:119
6
张之沧.
第四世界[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0(2):3-8.
被引量:8
7
曾鹏,罗观翠.
集体行动何以可能?——关于集体行动动力机制的文献综述[J]
.开放时代,2006(1):111-123.
被引量:74
8
李蕉.
博客:收复公共失地——兼论公共领域的实现[J]
.学术界,2007(3):251-257.
被引量:29
9
籍磊.迈向和谐社会的新公共性建设-访吉利大学社会学系主任田毅鹏教授[EB/OL].http://www.chinavalue.net/Figure/Show.aspx?id=158.2013-09-05.
被引量:1
10
胡泳.2011,中国网络舆论的三大变化[EB/OL].http://view.ilevcs.qq.com/a/20120113/000037.htm.2012-01-13.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
1
毕铁居.
网络舆论治理与新公共性建构[J]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4(2):67-71.
2
陈国战.
走出网络传播研究中的迷思[J]
.中国图书评论,2016,39(8):63-72.
3
毕铁居,赵丽江.
网络热点公共事件回应与消解的策略选择[J]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7(3):50-55.
1
傅永军.
传媒、公共领域与公众舆论[J]
.山东视听,2006(1):5-7.
被引量:22
2
宋正伟,陈少华.
网络媒介的公共领域——由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谈起[J]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3):30-33.
被引量:10
3
郭奇.
把媒体打造成公共话语平台——解读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的传播学[J]
.协商论坛,2007(1):60-61.
被引量:5
4
叶佳伟.
地方电视台如何加强新闻舆论监督[J]
.新闻窗,2013(5):85-86.
被引量:1
5
史娜.
网络论坛在公共领域构建中的作用[J]
.青年记者,2008(7Z):103-104.
被引量:1
6
李倩.
网络评论与受众言说价值实现[J]
.青年记者,2010(4Z):8-9.
被引量:1
7
靳雅茜,魏旭.
网络媒介的公共性——解读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24(1):168-169.
被引量:5
8
连水兴.
公共领域:中国语境与术语的有效性[J]
.东南传播,2007(4):29-30.
9
罗序文,周芳.
媒体:公共领域的重要形态[J]
.新闻前哨,2007(7):42-43.
被引量:1
10
王虹茹.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对我国培育公共领域的初步思考[J]
.视听,2015(3):156-157.
青年记者
2011年 第1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